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4月1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网曝多地“雷人”校规 校规为何成“笑规”?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周蕊 潘旭 周竟 顾玲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4月11日   06 版)

    “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男女生不得成对单独出现在校园里”、“校园内禁止游吃”……近日,多地“雷人”校规引发网友热议,对此“中国网事”记者进行了核实。

    网曝多地“雷人”校规

    近日,杭州长河高级中学限制男女生交往的新校规被“泄露”到网上,引发网民的讨论和关注。

    网友纷纷表示这样的校规“太疯狂”、“很无语”,称“如果需要这样防早恋的话,不如规定男女不得在同一个楼层吃饭,还可以全面恢复男子中学和女子中学。”

    然而,为防堵早恋推出“雷人”校规,并不是杭州这所学校的首创。此前,成都一家中学规定,对异性之间在公共场所交往距离低于50厘米的,老师会提出批评,情节严重的将被处分。佛山某中学也要求,除非班主任批准,否则男女生“不能够一对一独玩”;遇到困难尽量找同性同学解决,“男女生之间不得借故互献殷勤”。

    在微博和论坛上,“那些年,那些不可思议的校规”中不少更是“天雷滚滚”:周末不准看湖南卫视,生日不可请同学一起过,不许使用手机、MP3、MP4……网友惊呼“学生的吃喝拉撒学校都已经强势介入。”

    雷人校规为何定? 校方:严防早恋、提升素质

    “中国网事”记者随后在浙江、上海对事件进行了核实。尽管杭州长河高级中学称并未出台此校规,但学生透露有此规定,校方还“下了通知”,不让学生再对外谈论这个话题。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则表示,学校确有禁止游吃的校规,目的是提升素养。

    杭州长河高级中学校长陈立群表示,学校没有出台限制男女生交往的“三不准”规定,学生有误解。学校随后给记者发来一份情况说明,称事情的起因是3月28日高二年级召开学生大会,副校长袁立斌在会上提到“关于男女生交往过密”问题时,进行了一些举例说明,包括“男女生交往距离最好不要小于50厘米”、“男女生最好不要独处”等,但没有提出硬性规定。

    学校表示,由于部分学生存在早恋现象,其中一些学生还因恋爱影响到了学习,学校此次是出于善意的告诫,提醒学生珍惜校园生活。  

    记者在学校随机进行了采访,多位学生告诉记者,学校的确有这些规定,但“老师下了通知,不让我们再对外谈论这个话题。”一位高二的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怕影响学习,学校对男女生交往方面管得还是挺严格,老师传达过这些规定,但只是口头的,没有形成书面的校规。”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校长徐永初对记者表示,为培养传统女性素养,学校制定了包括禁止游吃在内的校规,“很多其实是家庭教育的范畴,但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缺失这一点,所以还是要补上这一课。”

    骆晨佳等三位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学生曾对校规的遵守情况做了一次调研。她们认为,禁止游吃对培养女中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对外的自我形象有着重要作用。不过,一些刚进学校的高一新生却难以适应这一规定。调查中仅有12.5%的同学表示她们从不在校园中游吃,而有65%的同学表示偶尔会游吃,仅有22.5%的同学明确表示她们会游吃。  

    越权校规终会成“笑规” 读懂“心”方能管好“人”

    一些学生表示他们能理解学校的出发点,但是管得太严格限制了正常的男女生交往,而对“防早恋”也起不到实质作用。“这些规定只能管住大家的行为,但是管不了想法。”  

    记者还采访到部分学生家长,他们表示支持学校在管理男女生交往方面的规定,“高考竞争这么激烈,学生当然要以学业为重,管得严格些有好处。”

    当“学校强势介入学生的吃喝拉撒”,专家认为,对于超出学校管理范畴的干涉,无论其初衷如何,本质上都是不允许的。

    上海进才中学校长王从连认为,一味采用“堵”的方式并不可取。“学校领导和老师只有先了解学生的所想所愿,才能帮助他们更好成长,堵不如疏。”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师麻美英认为,中学阶段正好是学生比较叛逆的阶段,禁止性的规定会造成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情感对立,所以即使学校出发点是好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学校与其拿条条框框限制学生,不如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学校模糊了“校规”和“家规”的界限,对于学生的个人行为,尤其是校外行为,自有社会法律规范和道德准则进行约束。“超出学校的管理范畴去干涉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与个人空间,就是越权。无论有怎样良好的初衷,从本质上讲,都是不允许的。”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分享到:
日本国民对华好感度下降的背后
网曝多地“雷人”校规 校规为何成“笑规”?
三星电子70亿美元投资西安
青少年要坚决不信谣不传谣
北京共青团推出平原造林 “三大行动”
中国日报社与对外经贸大学将开展战略合作
我国部分制造企业劳动者收入持续下降
太湖撞船事故 谁负安全责任
让校车驶上安全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