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4月1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对话

调研显示:个人信息泄露近八成源自内部作案

本报记者 骆沙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4月19日   03 版)

    人物档案

    高炽扬,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对话背景

    4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下称“《指南》”)已编制完成、通过审议,上报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该《指南》预计将于今年出台。

    近年来,国务院、银监会、保监会等多部门已先后发布个人信息保护有关规章近200部,但个人信息泄露案件仍在近期呈集中爆发之势。在此背景下,《指南》的出台有何意义、还需填充哪些细化标准?立法滞后成因何在?公众的自我保护诉求及保护意识现状如何?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了《指南》主要起草人高炽扬。

    中国青年报:如何看待《指南》出台的意义?

    高炽扬:即将出台的《指南》是一个整体的标准、框架。这样一来,个人用户和相关机构都有了参照标准,行业主管部门也可以通过这些指标梳理和评价行业的发展现状。

    《指南》是个人信息领域的国家标准。在这一基础上,还要根据各个相关行业的性质、需求出台具体的管理要求、技术要求、评估准则。和个人信息打交道的行业包括医疗、保险、银行、房屋中介、婚恋网站等等。各行业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不相同,标准自然各异。比如对医院而言,用户的身高、体重等属于一般信息,但是在婚恋网站上,这些就属于敏感信息。所以,未来在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填充。

    中国青年报:为何该领域的立法停滞不前?

    高炽扬:我认为,法律出台需要两个前提:其一是法律条文基础,这需要法学界和行业主管部门、社会各界的共同认可。目前在这一领域,法律学术上的很多基本概念、立法角度、依据都尚未理清。

    其二是出台时机,即法律的出台是否有需求。个人信息泄露案件频发、用户保护诉求增强都是近两年集中出现的,因此造成了法律的滞后。但我认为,目前立法时机已经逐渐成熟了。我们要防止信息安全问题制约未来信息化的发展。

    中国青年报:也有观点认为,个人信息保护、采集涉及诸多相关领域和部门。正是各个行业、部门间的利益关系仍未理清,才导致了立法的停滞不前。对此你怎么看?

    高炽扬:不同的行业、部门必然有各自的考虑和需求,有争论是客观存在的。在个人信息领域划清其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界限,需要一些时间。

    中国青年报:对一些用户而言,个人信息泄露会带来哪些危害,仍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公众的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仍较弱。你能举例说明住址、财务状况等信息泄露会给个人带来哪些具体伤害吗?

    高炽扬:比如手机诈骗是常见的犯罪手段。近几年,这一犯罪手段衍生出了新的方式。犯罪分子在获得了该号码用户的姓名及手机内联系人的号码后,往往会用一个新号码短信通知联系人:我换号码了,我是某某某,请惠存。收到这样的信息后,我们通常不会进一步确认短信的发送人是谁。这样一来,犯罪分子使用的号码就替代了原用户的号码。

    这只是前期铺垫。过了几周后,犯罪分子便会用这个号码向联系人借钱。这样一来,整个诈骗环节的可信度就增强了很多。这个事例仅仅是个人信息泄露危害性的冰山一角。还有许多数目巨大的商业诈骗也都源自个人信息泄露。

    中国青年报:目前,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渠道是什么?

    高炽扬: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近八成的个人信息泄露源自信息所有者的内部作案。但调研还发现,在内部泄露事件中,泄露主体大多是员工个人,而非相关机构。原因在于,对于某一机构而言,出售用户信息所获得的回报和因此造成的经济及名誉损失不成比例。大部分企业还是能够做好自律工作的。但对于某些个人员工而言,出售用户信息带来的收入确实可观。

    这暴露了一个问题:正因作为信息管理者的相关机构并未有效履行自身职责,才使得技术和管理制度上存在漏洞,导致客户信息泄露。因此,如何弥补这些漏洞,才是相关机构应当反思的。

    在近年调研中,我们发现作为信息的管理者,一些机构缺乏起码的防范意识。比如在其内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使用,应当严格限制;比如存贮个人信息电脑的安装位置要有所注意,不能屏幕直接冲外;比如用户信息在使用之后,应当做到及时彻底删除;比如应严格限制可能接触到用户信息的人群,等等。

    中国青年报:在当前技术、法律保护缺失的背景下,个人用户应当具备哪些防范意识?

    高炽扬:目前,个人用户对信息保护的诉求很强烈,但保护意识普遍薄弱。比如复印身份证后,我们应当在四周写上“本身份证用于某某用途”,以防别人拿作他用。对于无用的个人信息,我们应当做到自行粉碎或将重要信息划去。在被要求填写住址、年龄、单位、身份证号等信息时,我们脑海中要有所警惕:我需要提供这些信息吗?比如在商场办会员卡,其实只需填写姓名就足够了,其他信息理应拒绝提供。

    对个人而言,最为重要的信息包括身份、财产、位置三方面。还有,信息的加工和处理环节,个人用户无法参与和控制,但收集和删除环节则是我们可以改善的。

    相关文章:

    个人信息岂能成为“黑色商品”

分享到:
选拔过程透明才能减少质疑声
调研显示:个人信息泄露近八成源自内部作案
个人信息岂能成为“黑色商品”
1万元医疗费在维护谁的利益
《泰坦尼克号》火热回归为什么让我们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