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4月1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老片热卖给国产电影又上了一课

《泰坦尼克号》火热回归为什么让我们纠结

本报记者 吴晓东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4月19日   03 版)

    无论是“迎风飞翔”的经典动作,还是《我心永恒》的动人歌曲,抑或是流行多年的台词——“你跳,我也跳”,虽有“炒冷饭”之嫌,但时隔14年,此次3D《泰坦尼克号》的回归,仍然强势得超出很多国内电影人的想象。4月10日公映前,内地多个城市的“零点档”电影票被抢购一空,换了3D新衣的该片一个星期就赚回了当年3个月的钱。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热情地去追看一部老电影,尽管片中无论人物还是情节都已烂熟于心?

    1998年春,囊括11项奥斯卡奖、全球狂揽18亿美元票房的《泰坦尼克号》登陆中国院线,创下了3.6亿元人民币的全国票房纪录,而且这一纪录一保持就是11年之久。今天,纪念“泰坦尼克”号沉没百年之际,借助最先进的3D技术与数字修复,《泰坦尼克号》在世界各地重新起航,100年前那场刻骨铭心的沉船海难得以在大银幕上重现。

    记者了解到,自从3D《狮子王》横扫北美票房后,好莱坞的一些经典老片都纷纷宣告即将“3D化”,除了备受瞩目的《泰坦尼克号》外,《黑客帝国》、《指环王》、《终结者》等影片也都排上了“转制”日程,甚至有人预言,时机一旦成熟,这样的3D“转制”热将“传染”到国产大片中。

    3D技术真的能让经典老片“复活”吗?

    有人在微博上说,大凡是经典影片和数字结合在一起的,必属烂片,《家有喜事2009》、《东成西就2011》无一幸免,但3D《泰坦尼克号》似乎是个例外。

    大部分热衷重温《泰坦尼克号》的观众表示,“在技术之外,更注重内容”,其实3D只是吸引自己走进影院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看这部电影看的是一份回忆,一种情怀。甚至有网友留言说:“摘下3D眼镜,我一样愿意重新看完全场,为的就是那份心动。”

    作为有史以来最难制作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在当年引发的全球狂潮以及18亿美元票房的风光背后,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和他的整个团队当年为了打造这部旷世奇作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他们为之所耗费的精力,克服的重重技术难题,所有这一切都绝非多年之后那部令卡梅隆胸有成竹的《阿凡达》能与之相比拟,而所有这一切的传奇程度也丝毫不输于这部影片所讲述的那场动人爱情故事。

    对很多观众而言,唯美的剧情比逼真的立体效果更有吸引力。“爱情就是一张旧船票。”“假如你是露丝,你会选择谁?”“露丝与杰克的纯爱,今天是否还会再来?”互联网社区和微博上,相当一部分网友热衷于通过重温剧情,探讨现实社会中的各种情感现象。

    “《泰坦尼克号》永远可以带给你新的感受,不管你在人生的哪个阶段。”虽说是“炒冷饭”,导演卡梅隆的自信却毫不掩饰。在他看来,对当年看过《泰坦尼克号》的人来说,经历过更多人生成长后再来看这部电影,意义将会截然不同。他们中有的人或许已经结婚生子,他们现在看待人生、爱情的角度会不一样,他们所体会到的可能就不只是年少时代憧憬的浪漫爱情,而是一种责任感以及我们生存的目的,还有人与人之间彼此的意义。

    也许,这正是经典历久弥新的力量。

    《泰坦尼克号》如此之火,以致14年后轻轻一个回航就可以在中国电影市场掀起惊天巨浪。除了因为经典影片本身散发的永恒之美,另一方面也是缘于内地电影文化的长期贫瘠,以至于大洋彼岸的卡梅隆翻一翻箱底我们都无法接招儿。

    14年前,《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万人空巷的时候,曾有一些中国电影人不屑一顾,称给他2.5亿美元他同样也能创造银幕奇迹。可14年后的今天,在热钱涌动的影坛,中国电影人特别是一些站在金字塔尖的电影人已经不差钱,数亿元人民币的大制作在内地影坛渐成气候;另一方面,现在中国在特技、硬件方面和美国已经同步,可是3D后的《泰坦尼克号》这艘大船依旧在中国大银幕上孤傲地航行着。

    如果说1998年作为观众的我们“无片可看”有着很多客观上的原因,但14年来,中国的电影市场早已今非昔比,2011年,全国城市影院银幕总数已突破9200块,总票房也超过130亿元,跃升为全球第三大电影市场,可为什么我们至今依然缺乏造就银幕“大船”的能力?

    在消费经典的同时,能否也激发我们创造经典的决心?当年日本电影界正是在观看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闹天宫》后痛定思痛,缔造了强极一时的动漫帝国;韩国也是在香港电影的感召下,模仿混搭吸收,一手打造了世界影坛的“韩国现象”……而现在,我们又被卷土重来的《泰坦尼克号》纠结着。

    2010年初,一部《阿凡达》把大银幕的3D时代带进中国,被强大视听效果震撼过的中国电影人纷纷行动起来,用高科技武装自己的作品。没有最贵,只有更贵,一夜之间,各种打着3D旗号的电影争相挤进影院,引发了业界一场场有关究竟谁是“山寨3D”的车轮口水战,也用最短的时间迅速磨平了观众对于银幕科技含量的好奇心,有的影片甚至来不及杀青就已经错过了这趟时尚列车,糟糕的口碑让更多影坛“技术派”的大作成为噩梦。

    21世纪的大银幕,没有高科技是不能想象的,可是事实证明,仅仅为了高科技而高科技,没有坚实的内容做支撑,炫目的镜头背后,这些影片的苍白和矫情也是有目共睹。

    对此,有专家分析,无论国产片还是进口片,归根结底,若想吸引观众主动走进电影院,技术过硬固然重要,但情节动人则更是决定性因素。拿《泰坦尼克号》来说,面对巨大的灾难、面对死亡威胁,人性中的光辉在片中反复回闪,比如沉船时依然镇静演奏的四人小乐队,又比如那些坦然面对死亡的乘客,宏大叙事却能以情动人,最终触动的不仅仅是观众的眼睛和耳朵,更是大家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3D技术不是万能的,“它不能把坏电影变成好电影”,梦工厂创始人卡曾伯格前不久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坦言。

    与其说《泰坦尼克号》是影坛一个不可复制的神话,倒不如说它是一个非常值得反复剖析的案例。今天,它给中国电影人上的这一课虽说有些沉重,但是多年以后回过头去,我们也许会由衷感慨,正是这部看似简单的电影,告诉了我们“经典”两个字的真正含义,告诉我们任何时候技术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在电影的创作上,永远都不要本末倒置。

分享到:
选拔过程透明才能减少质疑声
调研显示:个人信息泄露近八成源自内部作案
个人信息岂能成为“黑色商品”
1万元医疗费在维护谁的利益
《泰坦尼克号》火热回归为什么让我们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