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在外打工,我很想她,常常一个人偷偷地哭。”一名留守学生给王建平写信道。王建平回信说:“每个人都要长大,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我愿做你的临时妈妈,俯下身子听你诉说。”
今年40岁的王建平,是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第一初中教师。8年来,她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心灵之约”信箱,与学生通信5000余封,照亮了近2000名学生的心灵。
外表瘦弱单薄的王建平,在谈到“心灵之约”信箱开设的缘由时,讲了一件令人心酸的往事:2004年4月的一天,她无意间发现一些进入青春期的女孩第一次来例假时竟不知所措,用废作业本当卫生巾。
看到这一幕,王建平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她想:这些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突变期的孩子,该有多么困惑和迷茫?尤其是那些寄宿生和留守学生……作为教师,应该帮孩子们一把!王建平想到“写信”这种交流方式。于是,在校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下,她创办了“心灵之约”信箱。
为了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她让学生用化名写信,再将回信放在“信箱”下面的窗台上由学生自己取。慢慢地,“信箱”里的信件逐渐多了起来。有谈学习的,有谈情感的,有谈家庭的,有谈相貌打扮的,有谈人生理想的……每封来信,王建平都认真对待,真诚回信。
“自那以后,我每周都要为学生回三四十封信,有时候一天能回十几封,写信往往要熬到后半夜。”王建平说。
每天早饭前后,王建平有一件必做的事——到学校取学生的来信。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她经常加班加点给学生回信,力争第二天让学生收到回信。王建平还找学生面谈,当面开导学生。
“课余时间找建平,她十有八九在给学生写回信。许多时候,夜很深了,她的办公室还亮着灯。”穰东镇第一初中校长郑德朝告诉记者。
2008年春,上九年级的“雪灵儿”因与同学发生矛盾,开始与王建平进行书信交流。3个月内,她们通信27封。“现在想想,当时也没什么特殊的事儿,就是想和王老师多聊聊。”如今已是大学生的“雪灵儿”说,“不管什么事儿,只有同王老师说说,我心里才踏实。因为在我们心目中,她就是‘知心妈妈’。”
王建平不仅用细腻的笔触、真诚的言语,通过“心灵之约”信箱来感动学生,她更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谱写着爱的篇章。
2011年冬,王建平通过“心灵之约”信箱了解到,两名学生因父母在外打工,未能及时穿上棉衣,王建平立即拿出300元为他们买了冬衣。平时为学生们买药、把学生带回家吃饭,这些事更是数不胜数。谈到这些,王建平轻描淡写地说:“这很平常,至于说次数多,可能是因为信箱让我对孩子们的困难了解得更快、更多吧。”
学生是幸运的。有了“心灵之约”信箱,他们在成长路上多了几分温馨。王建平也收获颇丰:2010年6月,王建平在中国文明网举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她还获得南阳市未成年人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
如今,学校专门为“心灵之约”信箱安排了办公室,购置了电脑,还组建了“心灵之约”团队,有15名教师参与其中。同时,开办了“心灵之约”网站,学生可以通过给“心灵之约”信箱写信、登录网站、利用“一日一省”笔记本记录等不同方式同老师交流。
前些天,王建平在网上与学生聊天时说自己空间里有些照片很漂亮,一名学生说已经转到自己空间了。王建平把学生的空间打开一看不由得流泪了,照片被学生用鲜花装扮一新,并在照片上标注“妈妈老师”。
王建平说:“学生们称我为‘妈妈老师’,我很感动。我一定以‘妈妈’的身份要求自己,把‘心灵之约’信箱办得更好!”
本报河南邓州4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