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骆家辉,美国驻华大使。
对话背景
美国现任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的新书《赞美你,奥巴马给女儿的信》近期在中国上市销售。4月10日,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北京某中学与同学、家长进行了新书的交流分享会。据媒体报道,骆家辉是一个“妻儿重于一切”的人。为了家庭,骆家辉曾放弃竞选连任州长,并表示“担任州长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对我来说,做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同样重要,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中美两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存在诸多不同,作为华裔美国人,骆家辉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有话要说。日前,骆家辉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
中国青年报:目前,中国有很多留守儿童。你曾经说过,工作再忙也要给孩子时间,但是中国的一部分父母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与孩子长期分离,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骆家辉:我们要面对父母需要工作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父母要和孩子建立强有力的交流纽带。我们应该认识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父母的事。整个大家庭,包括孩子的祖母祖父、叔叔阿姨等其他一些大人,都可以在孩子们所需要的情感方面、智力方面提供支持。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曾经说过,“要一整个村子才能抚养大一个孩子”。
中国青年报:你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下你对此的一些具体感受么?
骆家辉:我的祖父在19世纪晚期离开中国到美国,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工作。后来他又回到中国成了家,有了家庭之后他又到了美国,不过他把自己的家庭留在了中国。
后来,我的祖父再次回到中国,当时我父亲已经13岁了。此后,我的祖父把全家人带到了美国。虽然父亲和祖父分开很多年,但他知道,有人在爱他和支持他。后来,父亲每天要工作很长时间,工作的地方离我们的住处也比较远,但是我们知道,他爱我们。他努力工作,让我们吃饱穿暖,接受良好教育。虽然小时候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父亲一起度过,但我和我的兄弟姐妹非常肯定,父母非常爱我们。
父母应该尽可能多花一些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要是父母不在孩子身边的话,可以用其他的一些方式来与孩子沟通和表达自己的爱,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大人来表达。
中国青年报:在中国,家长们热衷于学前教育和聘请家教,并可能为此付出高额开销,你如何看待中国家长的这种行为?
骆家辉: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从孩子出生的时候开始的,而不是从幼儿园和小学开始。早期教育可以通过唱歌或者朗读的方式进行,或者抱着他们向他们说话,给他们情感上的支持。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学到一些简单的数学或者其他的技巧,特别是外语,在他们还没有开始传统教育之前就可以开始学,父母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在我的家里,孩子们两岁的时候就开始朗读、唱歌。长得大一点,我们互相朗读给对方听。
有长辈曾嘱咐我说,孩子出生以后,如果哭的话,不要马上把他抱起来,因为这样会把孩子宠坏。但是,所有的研究都表明,他一哭,你马上把他抱起来,看着他的眼睛,跟他说话,或者唱不同的歌,用不同的语言来跟他交流,他会马上获得安全感。这种互动非常必要,对孩子的智力和感情发展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