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4月28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深化改革进行时

人民网上市:文化体制改革再迈一步

本报记者 众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4月28日   02 版)

    开栏的话

    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我们将要面对的都是重点难点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把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新一轮改革攻坚正在进行。从今天起,我们推出一组来自改革前沿的报道,为您讲述改革试验的新进展,以及改革者的奋斗现状。敬请关注。

    4月27日,人民网以一个超乎意料的“开门红”登陆A股。这不但在资本市场掀起一阵传媒热潮,更成为去年以来产业带动的文化体制改革进程加速推进的关键一步。

    人民网上市受到的热捧,大大超出此前业内人士的预料。在近期股市相对低迷状态下,人民网今日开盘大涨55.05%,盘中最高涨到35.6元,涨幅达到78%,由于比开盘价上涨达到10%和换手率达到80%,被上交所两次临时停牌,最终以上涨73.6%收盘。

    人民网IPO(首次公开募股)实现了高额超募和高市盈率发行。原计划募集资金5.27亿元,实际募集的资金达13.82亿元。按发行价20元/股计算,对应市盈率46.13倍;按今日收盘价计算,动态市盈率更高达68.8倍,远超A股传媒文化板块平均水平。

    有海外媒体把这家由《人民日报》及旗下传媒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与美国纽约时报作了“数字对比”。按人民网今日市值95.97亿元人民币(超过15亿美元)计算,它已远高于美国纽约时报9.32亿美元的市值。

    一些关注人民网上市的投资者认为,新闻记者的从业价值空间,将由此在资本市场直接“兑现”。因为与目前的传媒概念股或互联网公司相比,人民网拥有具备“独立采编权”的采编队伍和内容制作能力,被认为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据称,截至2011年年底,人民网已有133名专业采编人员取得了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记者证,总采编人员达773人,是A股市场上第一家将新闻生产部门置入上市公司的传媒企业。

    海通证券认为,人民网作为第一家采编与经营“整体上市”的新闻媒体,对之前政策限制的突破意义重大。通常,媒体上市公司均采取采编与经营“两分开”原则,只将经营性资产剥离上市。

    人民网上市的“政策突破”,一方面反映了国家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心和行动,另一方面也表明公司在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走在了前面。

    事实上,官方网站上市酝酿良久,人民网的“登陆战”也并非一帆风顺,有业内媒体将其上市经历比喻成“八年抗战”。

    人民网前总裁何加正此前曾表示,早在十年前,人民网还只是人民日报的一个网络中心时,他们就开始寻求把一个“人浮于事、官僚作风较为严重”的事业单位,转变成一家真正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传媒企业。

    随后,人民网从全员竞聘上岗开始,启动内部改革,取消事业编制,实行定岗定薪。该网站同时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试图引进国企或民企股东,但并不顺利。

    2009年9月,中央外宣办印发《关于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工作方案》,官网改制上市骤然提速。据称,何加正当时激动万分,立即在编委会上确定,要力争成为官网上市“第一家”。

    到2011年11月,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两个月后人民网IPO首发就得到了中国证监会的批准。

    市场普遍预计,人民网上市后,将对既有的新闻类网站造成冲击。但目前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等四大门户商业网站,其业务模式并非单一的新闻产品。网络广告、移动增值服务、网络游戏等,才是这些网站的“吸金”法宝。

    相比而言,以新闻产品为主打的人民网似乎在新的盈利模式方面,缺乏更大的想象空间。

    目前,《人民日报》及其下属子报占有人民网约80%的股份,是绝对第一大股东,其它小股东也都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石化等清一色“国家队”。

    人民网上市之后,能否如何加正所言,把“舆论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的双重身份”结合好、处理好,并发挥出独特的优势?这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分析人士认为,从更大的背景观察,人民网上市是过去两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的重要一步。

    此前,通过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我国已经在出版社、新华书店、电影制片厂、文艺院团、新闻媒体等众多文化单位,推行了剥离改制。

    去年11月,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高书生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曾表示,“转制”只是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大家不要以为我们转制完了,文化体制改革就做完了”。他认为,基于目前中国文化企业规模比较小、实力比较弱的现状,下一步推动文化企业上市,鼓励文化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将成为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事实上,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就是通过文化产业的拉动作用来实现。一般而言,文化产业要成为国家支柱产业,占GDP的比例应达到5%。按目前的增幅,到“十二五”末,我国GDP总量大约为60万亿左右,5%就是3万亿。

    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是1.1万亿,离2015年年底要达到3万亿的目标,还有将近两万亿的差距。这意味着巨大的空间和潜力。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陈少峰预计,2012年,包括新华网、央视网、千龙网在内的30多家官办网站正排队等候上市。文化产业上市门槛放宽的“政策红利”,又会倒逼民间各路资本抢滩,接下来的“十二五”期间,预计每年有30~50家文化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对那些主营业务薄弱、盈利能力不强的文化类上市公司而言,更激烈的竞争以及来自社会公众监督的压力,是面临的主要考验。

    专家提醒,人民网上市后,那些想抓住资本市场的机遇谋求大发展的新闻传媒类文化企业,也必须考虑相应的风险。

本报记者 众石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4月28日 02 版

海外归国专家畅叙“我的中国梦”
寻找爱情的春天
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触网年龄提前
李影:“公厕天使”的别样青春
2000万吨世界级炼油项目在粤开工
辽宁青少年共建现代网络文化活动启动
全国“扫黄打非”办查处一批非法出版物案
第二届北京电影节交易额逾50亿
今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
建设180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
广州沙县小吃遭遇暴力“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