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6岁的老人张孙山的眼中,任杰最值得信赖。
为了咨询医保报销问题,张孙山顶着大太阳连续两天跑到社区服务中心找任杰,“小伙子人好,有他帮我,我心里踏实”。
任杰是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城镇叶庄村的大学生村官。2007年7月,这个来自贵州遵义的仡佬族大学生作为江苏省第一批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到叶庄村任职。
4年来,任杰脚踏实地地为村民服务,已经从最初不懂方言、不被当地人认可的学生娃,成长为如今深得人心的好干部,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先进个人”等。
现在他身兼三职:团宿迁市委副书记(不驻会)、沭阳县沭城镇副镇长、叶庄村美好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他说:“当村官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后无论我走到哪里,将始终保持村官本色,不辜负组织和群众对我们的期望。”
2007年7月,从河海大学会计系毕业的任杰,到叶庄村任党支部副书记。
第一眼见到任杰,村主任刘风心生疑虑:“大学生能适应农村生活?刚毕业的学生娃能为村里做出个啥?”
不久,刘风就发现,刚到村里的任杰,不论是对村民还是村干部的话,大多频频点头,不发表什么意见。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个小伙子不是“好说话”,而是听不懂当地方言。
“怕大家说我连话都听不懂,还能做什么工作。误会解除后,我再也不敢不懂装懂了。”任杰说。
此后,只要遇到村民,就见他主动贴上去跟人聊天。凭着多听、多问、多模仿,任杰很快就能较为熟练地用方言与群众沟通了。
“小伙子很好学,也学得快,很踏实。”刘风一改当初对任杰的质疑,满口夸赞。
尽管与百姓沟通没什么大问题,但真正做好群众工作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在负责村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工作时,尽管对相关政策熟记于心,可村民还是对任杰“书生式”的政策解读不买账。
村民老王说:“大学生,你说的这些权利、义务我不懂,我只认一条,我不出钱。”这时,一位老村干部接过话头:“老王,你到菜场去割猪肉,你还能只要瘦肉不要肥肉?你不能光想好事啊!”老王哑口无言,村干部趁热打铁,很快就做通了他的工作。
这件事对任杰触动很大,“作为村干部,要宣传好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光会讲大道理不行,必须把‘大道理’转化成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小道理’才行。这样说话才能‘接地气’,说到老百姓的心坎儿上。”
这次经历之后,任杰处处留心村民和村干部的说话方式和方法,将一些形象而又贴近百姓的话记下来,活学活用,逐步打开了工作局面。
在任杰看来,新时期的农民要的是增收、盼的是致富。2008年,任杰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邻村两名大学生村官筹资50万元,联合当地种植大户,采取“大户+基地+大学生村官+贫困户”的模式,创办了占地571亩,集瓜果种植和“农家乐”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沭城镇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园,直接带动300多名村民就业致富。
为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任杰随后又牵头注册成立沭阳县虞美人瓜果专业合作社,吸纳村民入股,对入股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并免费提供统一供苗、供肥、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等一条龙服务。
在任杰的带动下,叶庄村高效农业发展已由2008年年底的571亩,扩大到现在的1500多亩,从业人员达1100多人。村民人均纯收入也从2007年的5200元,增长到8100余元。
2010年11月,宿迁率先面向村官公开选拔市管干部,任杰成为不驻会的团市委副书记,主要协助分管农村和城市社区团建。任杰在镇里开展的“双向互选,党团共建”活动,受到广大党团员的热烈欢迎,据统计,沭城镇136个小区中已有724对党员和团员结对,创办项目572个,带动8000余人就业创业。
“群众是否满意是检验我们工作的第一标准,多为群众做好事,多让群众得实惠,群众才会支持你、信任你。”任杰说。
黄欢 本报记者 李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