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5月1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城镇兵农村兵拿一样多的钱

河南探索“同义务、同待遇”的征兵新路

陈永振 翟耀 魏联军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5月18日   10 版)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每年的新兵征集中,河南省一直是出兵大省。这些年来,每年征集的新兵中,“河南兵”就占了十分之一。 

    然而,2010年11月,征兵季来临,中原大地持续了几十年的参军热陡然“降温”了。

    热腾腾的经济和冷清清的征兵

    济源是对这股“寒流”感受最深的地区之一。

    济源市是河南最年轻的地级市,人口有68万人,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1988年撤县设市,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据河南省统计局的数字显示,这个省辖市自2005年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城乡一体化试点市以来,城镇化率达到52%,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达78.96%,两项指标均排在全省第一;人均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列全省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第三;钢铁、能源等优势产业迅猛发展,126家大中型企业渐次落户,2011年的GDP是405亿元。

    与不断发展壮大的经济规模相比,济源市的征兵工作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至2011年9月底,上级分配给该市780名兵员的征集任务,济源市人武部作为河南唯一的副师级人武部,其报名者还不足300人。其中,玉泉办事处武装部7月征集动员时,尚有40人登记应征。但到征兵体检时,到体检站的人数只剩下两人。

    紧锣密鼓“吆喝”小半年,喊破了嗓子,小伙子们缘何如此“冷漠”?济源市人武部部长刘小平和政委吕伟经过调查,发现除了受人口基数下降、企业大规模招工和高校扩招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外,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露出了端倪。

    “不是娃儿们不爱国,而是心理落差大。”坡头镇留庄村民兵营长李东风直言不讳:“同是一个地方长大,同在一个部队当兵、一个操场训练,同是尽义务,优抚安置待遇却是‘双重标准’:城市兵当兵两年退伍后给安置工作,自谋职业的还有近5万元安置补助。而农村兵只有每年4000元的优待金,年轻人感到不公平,觉得当兵还不如打工。”

    话虽尖锐,却很在理。早在2007年,济源市就消除了城乡居民在户口上的差别,剔除了依附在户籍上的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医疗保险、义务教育等7项福利差异,但士兵的优抚安置政策仍囿于传统的二元化模式,城乡差距较大。

    调整政策,一周见效

    2010年年底,新兵们前脚刚踏上军列,济源市就主动承担起济南军区兵员征集“同义务、同待遇”试点工作。

    上级之所以让济源市先试点,除了这里的公共“蛋糕”做得大、财力基础厚实外,其城乡一元化体制日趋完善、城市规模小、行政层级少、工厂企业多、退伍战士出路宽、户籍制度改革成功等,也都是重要因素。

    2011年11月7日,新《兵役法》颁布的第6天,即11月12日,济源市委、市政府和人武部就联合出台了《关于城乡士兵同义务同待遇的意见》。

    在这份被冠之以“济发〔2011〕20号”的文件中明确规定,从2011年12月1日起,济源市全部取消“农业户口义务兵”和“城镇户口义务兵”的性质划分,所有士兵均享受优待金和自谋职业补助金,优待金每年发放额度按上年度居民平均收入执行。

    按这份文件规定,济源市2011年年底入伍的每名士兵,无论是城市户口还是农村户口,每年均享受1.4万元的优待金。退伍后,自谋职业者一律按过去退役后自谋职业的城镇兵的待遇,发放4.5万元的自谋职业补助金。

    这份文件同时规定,义务兵优待金由市、镇(街道)两级财政按3∶7比例负担,自谋职业补助金按8∶2比例分担。仅此一项,济源市每年要多支出3200多万元,也是不小的财政负担。因此,在讨论是否实施这项政策时,有人觉得不值。

    “账不能这样算!优待‘光荣之家’,一头连国防,一头系民生,这既是征兵‘升温工程’,更是一笔潜力巨大的人才投资,值!”市委常委议军会上,济源市委书记何雄这样说。

    此言不虚。这份文件下发一周后,济源市的征兵工作就出现了“拐点”:报名应征人数由原来的600人激增至2200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8%。

    笔者采访时,邵原镇邵原村村民王振海掰着手指头给笔者算账:“经济上不吃亏。儿子去年入伍,当兵两年能拿到2.8万元优待金,复员回来自谋职业补助金4.5万元,再加上在部队两年的津贴,差不多能拿到9万元。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咱家作为军属还有政治待遇。儿子在部队开了眼界,提高了素质,退伍回来也好找工作。”

    推广“济源模式”不搞一刀切

    济源市在征兵工作中的“同义务、同待遇”试点成功了,在刚刚开始的2012年征集工作中,河南省军区动员处长陈晓刚说:“从2012年征兵季节开始,全省凡是实行一元化户口的地方,必须实行同役同酬;仍是二元化户口的地方,从2012年起,准备利用3年时间,在全省逐步推行‘同役同酬’。”

    笔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真要推广济源市的做法,不少人也有顾虑。一些农业县、贫困县领导就认为,在征兵工作中,谁出兵多,谁负担重。有的县领导甚至说“组织青年外出务工挣钱,选送青年参军入伍掏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选送青年入伍的热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县领导说,理论上讲优抚安置金是省、市、县三级统筹,而实际落实起来,主要压在县一级财政,造成“谁出兵多,谁负担重”的状况。

    比如,革命老区固始县的人口是172万人,每年要往部队送兵近700人,是河南省第一出兵大县。尽管县里做了很大努力,但优抚标准只能达到平均每人每年2200元,在全省属于中偏下水平。该县人武部彭政委说:农业大县本来就是“吃饭财政”,根本无力掏更多的钱用于优抚。

    与此同时,虽然户籍改革在试着破冰,但壁垒仍未消除。河南省公安厅法规处副处长华列兵向笔者介绍:除了济源、鹤壁和郑州的巩义市、新郑市、洛阳的偃师市、三门峡的义马市、平顶山的舞钢市等7个户籍改革试点城市实行了一元化户口外,河南省绝大多数县(市)区仍是二元化户口。如果农民都成了“市民”,依附在户籍上的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医疗保险、义务教育等近10项福利,政府难以承受这么大的“利益之重”。“这个门槛不突破,推行同义务、同待遇就有体制束缚和机制掣肘。”他说。

    除了钱的问题,济源市人武部的刘部长和吕政委在调查中还发现,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很多行政村变成居委会,这些村的农民也变成居民,但上级下达的征集指标却仍按非农25%、农业75%分配。

    这个问题,从事10多年征兵工作的新乡市牧野区人武部政委董传军也早就注意到了:“城乡二元化征集的路子越走越窄了。这两年,我们区3个镇有68个村变成居委会,农民变居民,一下子多出来近10万名新市民。农民减少了,居民增加了,可上级下发的征兵指标非农征集比例还是只有26%左右,这个比例近5年来就没变过。”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信阳军分区司令员夏世富近两年在全国“两会”期间,专门就“缩小或取消农非比例、统一义务兵优待金发放标准”征兵问题提出过建议。他告诉笔者:去年冬季征兵,信阳市征集了数千人,其中非农指标只占任务总数的25%。而信阳这几年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非农人口逐年递增。农非比例如不进行调整,将会继续出现“非农青年想走走不了、农村青年想征征不到”的被动局面。

    对于征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河南省征兵领导小组组长、副省长王铁在今年4月25日召开的河南省征兵工作总结会议上说:群众算算自己的“经济账”、拨拉下自家的“小算盘”,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各级政府来说,却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算国家账和安全账。

    决策者们在达成“征兵工作要改革”的共识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提出推广“济源模式”不能简单搞“一刀切”,而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成熟一项“复制”一项,甚至超越一项。

    综合问题需综合化解

    兵员征集“降温”的原因是“综合性”的,来势也是“渐渐的”,河南省的有关领导较早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及时采取了措施。

    2011年的征兵季节,河南省以省委、省政府、省军区三家名义,下发了豫发〈2011〉1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征兵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紧接着,2011年11月8日,河南省委常委会又专题听取河南省军区对征兵工作的汇报,当省军区政委周和平将军谈到全省优待子弟兵问题时,省委书记卢展工明确指出:“优待子弟兵及其家庭,一头连国防,一头系民生。这不仅仅是优抚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河南虽不富裕,但在拥军优属上要走在全国前列。”

    随后,河南连续实施了几项措施:

    首先对征兵任务的分配办法进行了改革。从2011年开始,河南省出台规定,征兵数量从以人口基数为基本依据,调整为以各地高中以上应届毕业生数量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基本依据,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教育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倾斜。征兵任务的分配办法既要按照人口基数分配,也要兼顾经济和教育水平。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教育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要比过去多承担一些兵员征集任务。

    按原来的分配办法,周口市每年要比郑州市多征集1000多个兵。实施新政策以后,郑州市的征集数量有所增加。由于郑州的经济实力远远超过周口,每年多拿出钱来对义务兵进行优抚和拿出就业岗位来安置退伍士兵,其压力相对要小些。

    其次,对义务兵优待金发放的标准作出刚性规定。过去,河南省各地的义务兵优待金发放标准参差不齐,有的一年给3000多元,有的只给1000多元。从2012年起,全省把优待金发放标准统一到不得低于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的5524元。

    这个标准在经济落后的一些县难以兑现,省里就发挥政策的杠杆调控作用。豫发〈2011〉12号文件在“提高优待金补助标准”这一条中规定,义务兵优待金由省财政拨出专款,每人每年按1000元的标准补助,不足部分由省辖市、县(市)区财政共同负担。同时,文件还要求各地级市财政也要拨出专款,以减轻县级财政的压力。这项政策从2011年入伍的新兵开始实施。这件事情做下来,河南省从省、市、县各级财政要拿出近6个亿。

    过去,入伍大学毕业生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经费审批办理程序繁琐,兑现周期长,甚至有的大学生士兵快要退伍了还没落实。2011年,河南省采取由省财政每年提前垫付的方式,将1.5亿元发放给大学生士兵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代偿经费,在大学生士兵入伍时一次性发放到位。这一措施令大学生士兵入伍热情空前高涨。

    为确保“同义务、同待遇”能在河南全省推开,豫发〈2011〉12号文件从10个方面出台了硬性措施,明确规定了建立义务兵优待最低标准,以及由省市县三级共同负担义务兵优待金,等等。

    河南省军区司令员刘孟合将军告诉笔者,河南省在今年的征兵工作中,对入伍新兵的户口一栏不再有农业与非农之别,将全部统一为“居民”。同时,取消非农户口的《优待安置证》。他还建议,义务兵家庭优待也是国家民生工程的组成部分,应将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列入国家财政预算。

    机制保障防止改革成“空头支票”

    “同义务、同待遇”政策作为新生事物,对其的推广,河南省党政军领导是“非常谨慎”的。

    “最担心好事办不好,暖兵之举变空头支票。”河南省民政厅副厅长董颖生坦言:“同义务、同待遇”涉及千家万户,牵扯军地近10个部门,事关政府和兵役机关的公信力。“离开强有力的制度机制支撑,能推得动,但走不远。”他表示。

    在军地双方的共同部署下,围绕增强入伍吸引力问题,一套提高义务兵优抚待遇、改进退伍安置办法的“组合拳”在全省亮相。

    针对优待金兑现难,货币化安置金额低等问题,从2012年1月1日开始,河南省为每一名优抚对象建立了“优待金专用账户”。新兵入伍后,地方财政部门每年按时将优待金足额存入其专用账户,以避免义务兵优待金被挤占和挪用现象的发生。

    担负试点任务的济源市还建立了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当地国民经济收入增加相匹配的优待金发放增长机制,要求其标准不低于全市上年度人均纯收入;郑州市委的〈2011〉29号文件规定:从2012年起,按城乡一体、同役同酬的原则,义务兵优待金发放标准不低于全市上年度农民人均收入的1.2倍;到四类以上艰苦地区服役的,发放标准不低于全市上年度农民人均收入的1.5倍;到西藏等边远地区服役的,发放标准不低于全市上年度农民人均收入的2.5倍。

    笔者翻阅《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新一轮建设规划》,发现“同义务、同待遇”工作被分解到财政、民政、人事劳动保障等9个职能部门,并被纳入党政军领导干部政绩考评;市政府督查局专门建立了这项工作“月报表、季审查、年讲评”制度;该市今年在建设97个农村新型社区、规范社区工作时,适龄青年调查摸底、兵役登记和宣传发动被列为社区达标的重要指标。

    为防止政策制度“提起来千斤重,放下来四两轻”,今年3月,河南省政府、省军区专门组成联合工作组,由全省63名军地人大代表组成“义务兵优抚政策巡视团”,对全省征兵政策特别是优抚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拉网式检查。4月,省政府、省军区又组织财政、民政、教育、公安、卫生、交通等厅(委)和18个地市主要领导,一一述职发言,汇报政策落实情况。同时,还把全省各地市的优待金落实情况在4月24日的《大河报》、《东方今报》等河南媒体上进行公示,并要求义务兵优待金于今年8月1日前全部发放到位。此举在全省引起了巨大震动。

    “同义务、同待遇”政策在社会上传开后,在河南省适龄青年中成为最有效的“软发动”。在前两年人才争夺中,人武部常常败给一些效益好的用工单位。而截至今年5月12日,河南省征兵办的统计表明,郑州17所高等院校里,有2987名大学生与当地人武部签订了“入伍协议”。

    郑州工学院三年级学生李荣强对笔者说:“虽然大学生入伍优惠措施很多,但我们不是光拨拉小算盘,而是从这些政策中体会到了社会公平,也看到了个人发展的大好前景。”

分享到:
河南探索“同义务、同待遇”的征兵新路
让党员的作用体现在每一个细节末端
多病的“猛禽”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