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宁海,第一印象是这座沿海小城的便捷交通。在下午5点进城,按说应是下班的晚高峰,但并未出现想象中的堵车。不算宽敞的道路上,车速仍能达到60迈;更欣喜的是,每个路口的红灯等候时间大多在20秒左右,比起北上广,这里的时间实在是拉长了。
这第一印象给了我一个错觉——宁海的人口少。但第二天上午在西门广场参加第十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开幕式时,现场的热闹大大地出乎了我的意料。若不是凭票入场,若不是天降甘霖,那广场怕是能涌进上万人。直到散场时,仍不断有相向而过的行人向我们打听,活动进展得怎么样了?他们还打算去看一看热闹呢。
徐霞客是这十几年来宁海着力打造的一张城市名片。我曾想当然地以为,这位出生在江苏江阴的明代旅行家、探险家与这座沿海小城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宁海是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地。399年前,公元1613年,徐霞客正是从宁海西门出发,踏上了游历山川之路。
甚至,他还当过一回宁海的回头客。在他开游后的19年,公元1632年,他再次从宁海骑马出发,重游天台山、雁荡山等地。
徐霞客为什么选择宁海作为开游之地?为此去做考证或是想象未免太费脑力,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在宁海慢游一番。
漫步徐霞客大道,潺潺洋溪自西向东而来,在大道南面的防洪堤外汇成了悠悠的清潭。大道中段,近4人高的徐霞客雕塑是宁海人对他的纪念。
移步西门继续西行,便是徐霞客古道的起点。当年他在游记中的记述是“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5月的宁海多雨,倘使“云散日朗”,也难免让人心生欢喜。
宁海境内的徐霞客古道长约130华里,借徐霞客游线申遗的东风,正在进行修葺。除此之外,宁海还在许家山至杜鹃山一带,修建了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这条蜿蜒50余里的登山健身步道路过大佳何、力洋、茶院、胡陈、跃龙、桃源、桥头胡和茶山林区,修筑时只是对周围园林稍加修剪,基本上保持了原汁原味的风貌,也是国家体育总局认定的示范工程。
要走完这条步道,当一回“当代徐霞客”并不轻松。走累了,可去附近找一个农家乐歇脚,或选择去宁海温泉放松一下已经开始酸痛的四肢。在胡陈乡,我听到了一个对游客来说绝对利好的消息:乡里给农家乐定下的价格标准是一日食宿(包三餐)85元,其中早餐标准5元,包括馒头、鸡蛋等。但百姓们用朴实的方式表示他们对来客的招待,把所有的食物都端上桌,成了自助早餐。
也难怪有宁海的“的哥”告诉我,今年旅游日活动期间,“十个坐车的人有五个是游客,我都想自己准备一些宁海风光册放在车上了”。
我接着问:“那么平时呢?”
“平时也有不少。”他说。
这话我信。只要去夜排档里转一圈你就会发现,各位围坐桌边大快朵颐的人有相当一部分说的不是本地方言。不过,不管来自哪里,各位吃客对宁海的各式海鲜、美食还是相当认可的——这从服务员换餐盘的次数之多便可见一斑。
可惜的是,这一次在宁海只待了3天。还没来得及去前童古镇看一眼古色古香,还没来得及在三门湾新区的滩涂边试一次海钓,还没来得及观摩一次十里红妆的别样风俗,还没来得及到浙东大峡谷体验一把霞客当年无缘感受的漂流……
所以,这一切,等下次吧。下次再来,做一个宁海的回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