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5月2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南通大学公寓建团 激活基层组织细胞

本报记者 李润文 实习生 李芸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5月29日   08 版)

    “加油,加油……”伴随着加油声,参加俯卧撑接力赛的男生奋力前行,吹气球比赛的选手卯足全力,女子呼啦圈比赛场地不时传出欢呼声……

    4月的一天,一场由南通大学公寓团工委(以下简称“公寓团”)主办的吉尼斯趣味运动会正激烈地开展。区别于普通竞技比赛,这场运动会以宿舍为单位,近70个宿舍的400余名同学共同参与。

    对大一学生梁聪来说,这样既有趣味又考验宿舍整体默契的活动早已不陌生了,上个学期,公寓团就陆续推出了系列以宿舍为单位、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的活动。不过,梁聪至今对“公寓团”的认识还不清晰。毕竟,以公寓为单位建立团组织的模式在高校中并不多见。

    公寓建团,即以公寓楼或单位楼道为基础成立团总支、以公寓楼层或专业为单位建立团支部,以宿舍为单位成立团小组,将传统的“团委—分团委(团总支)—团支部”三级组织体系延伸到宿舍。

    公寓团学生负责人王智慧说:“由于多校区办学、固定教室取消、弹性学分制实行,原先班里团组织功能出现了弱化趋势,因此,公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王智慧介绍,1999年,南通大学团委根据共青团工作要求和团员青年特点,提出了“哪里有青年学生,哪里就有团组织”的口号,率先将5个系科的50个宿舍作为试点,建立团小组。2001年,公寓建团在全校所有宿舍推广。

    公寓团成立之初,学校在新建的学生公寓中预留了办公和活动用房,并选派优秀的专职团干部兼任指导老师。

    但随后问题接踵而至。由于专业、年级不同,许多同学不愿与指导老师交流,老师也不方便管理。同时,招收新的学生团干部也遇到了困难,许多同学更愿意报名参加知晓度较高的学生组织。

    2003年,为了突破学院、公寓楼限制,凸显公寓团小组“家”的含义,“快乐前线”等活动应运而生。这些活动面向全校学生,提升了公寓团的影响力。此后,越来越多的“平民舞台”被搬进公寓,“学校搭台,学生唱戏”的模式深受学生欢迎。南通大学钟秀校区6号公寓团总支还创建了江苏省第一个反映大学生公寓生活的学生网页。“这些活动打破了校园‘精英文化’趋势,注重参与性和团队精神,为普通团员青年提供展示和锻炼的机会。”南通大学团委副书记李清湘说。

    2007年,南通大学开始评选“特色团小组”,全校共有492个公寓团小组先后受到表彰。如今,“特色团小组”评选活动成为“典型选树进公寓”的重要载体。特色团小组评选以公寓团小组为参评对象,从思想道德、志愿服务、学术科技、创新创业、文艺活动和学风建设等五大方面,将符合条件的团小组分别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

    “按照证档分离、交叉覆盖、动态管理的原则,在组织归属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团员可以在多个基层团组织参加活动。”王智慧说,“这样,有利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口前移’。”

    除了通过评选“特色团小组”发挥模范作用,公寓团还建立了理论学习小组,采取建立网上测试系统等方式来推动学习。在团员“推优”和评优表彰中,学生在公寓区的表现均会作为重要依据。

    此外,学校还实行“党员联系公寓团小组制度”,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党建带团建,推动思想建设。

分享到:
北京林大:学生“解疙瘩会”如何从冷场变红火
南通大学公寓建团 激活基层组织细胞
一周微博案例评论精粹
欢迎订购《青春激扬的智慧》
出租车业垄断格局如何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