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职场,换东家是常事。
每个决定“辞旧迎新”的人,必然都心怀美好的愿景,结果却不是所有人都会称心如意。有的人越跳越高,一步步逼近自己的职业目标;有的人却越跳越茫然,不经意间跳进了死胡同。转职不是坏事,关键是这个弯转得是不是漂亮,能不能让你就此驶入职业发展的高速路。
想出去闯闯,不喜欢这个领导,换个环境,这些可以是对外遮掩自己为什么跳槽的借口,但绝不应该是离职的真正理由。无论你是为了升职加薪,还是为了职业成就感,起跳的那一刻,请你评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确认“弹起”你的是实力而非主观感觉。
跳出去的每一步都要有所得
这次,距离陈戈上次履新,只有一年零四个月。他作这个决定的时候并没有像第一次那般纠结,彼时,他焦虑不堪,做梦都梦到自己在一群围观的陌生人中紧张地挠头,那种心脏收紧的感觉至今都记忆犹新。
上次去职,陈戈看中了对方提供的高职高薪。
那年,陈戈真切地感受到了“就业难”,赶场似的参加各种招聘会,看着无数简历石沉大海,身边都是铩羽而归垂头丧气的同学,到处充斥着让他沮丧的消息。所以,当一家国企通知他复试通过的时候,那一刻,真是春暖花开。
这份工作薪水一般,却解决了陈戈最忧心的户口问题。最初的同学聚会,陈戈都是听众,听他们抱怨没完没了的无补贴加班,声讨不许上QQ的变态规定,分享办公室的相处之道……这些于陈戈来说都很陌生,他们加班补贴高得吓人,都抢着牺牲自己的节假日;管理很人性化,看K线图也没人说你;至于复杂的办公室政治,陈戈体会不到,这里讲究论资排辈,他还没到站队的时候。
四年后的同学会,陈戈有了格格不入的感觉。同学们要么已经升迁,用人之术讲得头头是道;要么手里有签单权,饭后只要一笔下去就能报账。反观自己,心无旁骛兢兢业业地干了四年,“优秀员工”、“技术比武一等奖”之类的荣誉证书塞满了抽屉,但这些精神奖励既拿不出手也说不出口。
陈戈有了去意。新兴行业里,企业在发展初期比拼的是投资方的实力,陈戈先根据这个标准锁定了几家企业。几番考虑,陈戈选择了提供技术总监职位的那一家,理由是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吻合。陈戈长于技术短于交往,较之于营销类岗位,这个位置需要处理的人事关系相对简单,非常利于扬其长避其短。
一年多里,陈戈体会到了一锤定音的成就感,也深感责任自负的不容易。逢有技术上的疑难杂症或是团队间衔接不力的难题,陈戈就是“终端”,是攻坚还是放弃,是A的责任田还是B的失职,必须给个定论。同时,面对业务部门提出各种想当然的需求,陈戈要想办法“婉拒”,理由可以五花八门,但绝不能让人家记仇告状。当然,向上汇报工作或是年终述职,怎么包装成果哭诉困难,也是需要费心思量的事。
这段全新的体验让陈戈修正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说以前陈戈打算靠技术吃一辈子,那现在,他已经改主意了。既然已经在这行里干了七年,那不妨转到产品上,两相结合才是综合素质,毕竟,技术可以立身,业务才能处世。
所以,第二次跳槽,陈戈选择了总经理助理的职位。
这绝不会是陈戈的最后一跳。
厚积薄发跨过职场天花板
李晓楠跳槽了。
2005年,李晓楠遇到“初恋”——一家事业编制的杂志社。
李晓楠是带着崇敬之情入职的,当初那些印在杂志上的名字如今就躺在自己的手机里,这份跟偶像亲密接触的激情点燃了她。经常,主编一个电话过来,她就飞出去,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奔波采访,返程途中开始码字,有时候还要推倒重写,为的就是印出来的那几个页码。
在第五年的时候,李晓楠的积累在一篇文章上收获了成功。一时间,各种崇拜者的电话,各式的颁奖礼,不同主题的讲座和研讨会,纷至沓来。她给大家讲文章的构思,分享写作技巧,交流从业感受,畅谈职业理想。慢慢地,越来越多的陌生人变成了熟人和朋友,越来越多的业界前辈被录入手机,逢年过节,他们都能收到李晓楠的问候短信。
直到有一天,这里面的一位前辈向李晓楠伸出了橄榄枝。
如果说最初跟她搭伙的是个“经济适用男”,那眼下这个无疑是“高富帅”了。对方开出了优渥的条件,薪水先增加两倍,以后逐年再涨;聘为常务副主编,再配一辆车。
李晓楠纠结了。
这里收入中等,撑不着也饿不着;工作强度不大,喝茶聊天的时间很富裕;最重要的是稳妥,肯定没有主动踹你的主意。新地方没有编制一说,全部市场化运作,节奏快压力大,而且投资方看不到收益,随时可以换人。
如果你下定决心要终结“初恋”,那一定要衡量它的坏,放大它的好。这些坏的东西是不是在新单位也会有?孰重孰轻?然后,再去放大它的好,如果这些不足以让你留下,那离开不会有什么遗憾。
李晓楠的思考持续了一个月,最终决定离开。如果继续待在这里,李晓楠觉得自己一眼就可以看到将来,几年之后,顺利的话提个副主任,薪水不高也肯定不会有配车,一辈子可能就这样了。说白了,这里的发展空间有限,伸手就够得着天花板,还有好几十年的班要上,李晓楠不想这么压抑。
到了新单位,同事们都知道李晓楠是被“挖”来的,年龄差不多的说对她仰慕已久,年长些的客气地恭维她,每个人都是笑脸相迎。可李晓楠知道,他们心里大概都想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正悄悄等着试她的斤两呢。
一鸣惊人,李晓楠现在要的是这个。
放远目光 忍得一时之失
张问的跳槽决定,斟酌了半年之久。老东家和新单位,实在是各有千秋。
大学毕业时,张问去了一家网站做编辑。张问的法学专业背景很快就让他脱颖而出,独立运营社会频道。第三年的时候,他们承接了一家政府网站的维护工作,张问毫无悬念地成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如果是刚参加工作,那埋头苦干一定是正途,干出成绩才能垒起“敲门砖”。这个时候,一定要站在上面往远处看,再一味埋着头,就看不到前方的机会了。有时候,时机比实力更容易成就一个人。
在这个职位上,张问需要接受双重领导。不过,多个婆婆有时候多的并不是麻烦。因为可以直接跟服务对象零距离接触,张问在内容选取和呈现方式上基本能完全做到让对方满意。而在后台实现上,网站能够提供非常给力的技术支持。
张问最大的感触就是,要做到两边都不得罪,首先得明白各自的底线。比如说,什么样的内容做什么样的标题,肯定不能听网站的,不然,出了问题肯定拿你是问。因此,万一碰上两位婆婆意见相左,夹在中间的张问必然要退后一步的,静待两方你推我挡折腾明白了再行处置。
这种协调锻炼带来的是机会。合作两年之后,张问接到了对方的加盟邀请。
他们看到了张问的能力,希望他能在新单位组建自己的团队,独立运营维护这个网站。换句话说,就是请张问过去另起炉灶,基本上就是个“创业”的邀约。
此时,属意张问的还有一家成熟的商业网站,提供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高薪和成熟的团队。
张问为此摇摆不定。前者人熟事熟,还有事业编制,但薪水要降一大截,加上机关里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张问很怕自己稀里糊涂当了炮灰。后者高薪聘请,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只是,工作的延展性不大,手上现有的资源都用不上了。
最关键的是,张问现在的单位还算称心如意。年前,张问刚刚竞聘为副主任,薪水小涨,工作没增加多少,手下却多了四个人。都说是骑瘦驴找胖马,可张问却觉得自己找到的都是瘦马:第一匹饲料少,第二匹耐力有限。
就这么一直拖了几个月,直到张问34岁生日。那天,喝完酒,张问看着主任两鬓的白发,突然冒出个念头,除非自己的上司另觅高枝,否则,自己被扶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是件很可悲的事,鉴于35岁这样的跳槽“底线”,张问决定尽快二选一定个地方。
张问几番权衡,选了那个能自己说了算的地方。商业网站虽有高薪,但后劲儿不足,等到40多岁不想做了,还能往哪儿跳呢?如果把目光放远些,就能看见在自己选择的这个平台上,不但既有的资源可以盘活,还能有计划地拓展新人脉新资源。所以,这里虽然有一时之失,但软实力不容小觑。
目前,张问正在少说多做地摸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