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样的学校算是好学校?这是填报志愿时家长与考生们共同的焦灼。
本来就有“千校一面”之说,那么多的综合性大学,谁能说得清,他们互相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而另外那些原本“特色鲜明”的学校,这些年又几乎都已通过改名,成功地抹去了自己的特色。——知道教育部直属长安大学的第一专长是“公路交通”的请举手?
要穿透校名的迷雾,最简便的,是读各学校的校史,特别是它们的“改名史”和“合并史”。由此,可以不为某些“排名”所惑。那些近几年一所学校都没“并”过的,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挣得目前的较高排名,几乎全靠自己的老底子,跟某些通过“并校”虚胖起来的名校,不可相提并论。原先每年招千把人的,现在恨不得招一万人,这样的学校你也要小心。由此,既可以识破某些名字唬人的牛校“出身”的微贱,又可以发现某些“自轻自贱”的学校“史前”的辉煌。你以为你改名叫“XX理工大学”或者“XX科技大学”我就不认识你了吗?或者,你以为改成这样的名字就占便宜了吗?我本人每到叫这样名字的学校采访,总忍不住先问人家:“您原来贵姓?”有很多学校改名改得让我扼腕痛惜。譬如,“长春理工大学”的原名,竟然是行业内首屈一指的“长春光机学院”。改这名,图啥呀?
要想不被校名迷惑,甚至还要钻研一番你欲填报的某高校某专业的“专业史”。牛校不是每个专业都牛,好多名声显赫的重点高校的中文系,20年前不过是上公共课的“大学语文教研室”,其外语学院则是原来的“公共英语教研室”。即便是历史悠久的老专业,也不见得在同行中有地位。如今“千校一面”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职称改革造成的。不分学校水平高低、专业水平高低,一律按同样的比例评职称,使我们失去了辨认实际办学水平的一个最简捷的标尺——教授数。此前,职称所代表的业务水平,也就是职称的“含金量”,是从北大到各地师专全国统一的。我的母校一直号称“文史见长”,怎么个“见长”?你数教授人头就是。恢复高考之初,中文系共有8位正教授,历史系共有5位正教授,其他所有的文科院系一个正教授没有!现在,你要再夸哪个专业教授多,也就等于夸这个专业人多而已。所以我说,大家至少要查明白那一轮职称改革之前各学校的“专业史”。
其次,为了对半大孩子们的成长负责,家长要尽量了解报考目标学校的“校风”。“校风”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每日每时地都会影响、并且最终将会决定孩子的人生道路。而要了解一个学校的“校风”,最便捷的渠道可能就是该校的“贴吧”和BBS。那些“贴吧”上同学们整天叫苦叫累、骂作业太多考题太“坑爹”的,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那就是真正的好学校啊!
功课“压力山大”、管理严格死板的学校,可能是怕把考生吓着,都不太宣传自己这方面的亮点。这账其实算得不对。去年我参加新生家长会,听学校领导讲,该校的校规有一条:“考场舞弊,立即开除。”之所以“立即开除”——在当场考完后马上张榜公告,是为了不给家长“找人活动”的时间。你就是当再大的官,听说后打过电话来,黄花菜也都凉啦。听了这话,家长们都“哗哗”鼓掌!看来,大家都很欢迎学校抓严点儿。
光从媒体上看学校,肯定有局限性。有会宣传的有不会宣传的,有爱宣传的有不爱宣传的,有方便宣传的有只能闷声发财不方便宣传的。这方面,我提供个反面标尺供参考:凡是以各种在职学习的官商两界知名人士作为“杰出校友”广为宣传的大学,多半不是好大学。相反,敢对这两类校友的文凭、学位严格把关的,才是好大学。我儿子就读的那所学校,就卡过两位省委书记的学位。某一大省的现任省委书记,在这里读在职博士,竟然先后答辩了3次才获通过。另一位省委书记,还是该校所在省的前任省长呢,5年前就已经在该校读完了MBA,却直到两年前高升调走时都没拿上学位,而且至今也没拿到。因为,该校传统,授学位一向是由学位委员会的教授们自己管的,校长很自觉地不出面干预。当然,这种“坚守学术独立”的“先进事迹”,校方是从来都只做不说的。但考生及家长只要真想打听,其实也能打听出来。按现在的报考规则,实际只有一两个志愿是真正的有效志愿,我们可以逮着个别的目标学校下功夫研究。而且毕竟,现在是网络时代了,也没有什么真能保密的东西。
刘汉鼎 CFP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