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新课改”在我国已经进行了11年时间,各地的基础教育均有或多或少的变革和突破。然而,“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这种“老三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在中国高校仍然普遍存在。
而在欧美国家,许多世界知名的大学所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这种“新三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技术来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这种模式下的学生身上往往更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国内一批敏感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者已经开始正视中美教育的差异性问题,并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传播和践行,随之,“CTE”这个关键词逐渐浮出水面。
什么是CTE
CTE,是“卓越教学中心”(Center for Teaching Excellence)的简称。CTE的建立,将为教师提供发展和培训;制定和实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以评价教学质量支持、提高、改进高校的教与学。
中国院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博士、清华大学(招生办)韦伦讲座特聘教授赵炬明指出,“‘CTE’建立推动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彻底转变,并通过一系列新教法和新手段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受益。”
CTE在世界
哈佛大学博克教学和学习中心(Derek Bok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是美国最早的教师发展和教学促进中心之一。自创建以来,博克中心致力于哈佛大学全体教师与研究生助教教学水平的提升,中心的活动主要是支持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采取个体辅导、工作坊、“习明纳”等多种形式以满足教师的多元化需求。中心还开展与教学相关的研究课题,出版的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教师教学,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并已成为美国大学教师发展机构的一个标杆。
不只在哈佛,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乔治城大学等美国最著名的大学均建有“卓越教学中心”。事实上,世界众多的知名大学也都建有“卓越教学中心”,如牛津大学的OXFORD LEARNING INSTITUTE、剑桥大学的Learning & Teaching,新加坡国立大学的Center for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首尔国立大学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等,名字虽不尽相同,但目标都是致力于提高本校的教学水平。
当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加剧了高校竞争的态势,对于任何一所大学来说,持续发展的关键都集中在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而“CTE”则成为高校提升教学能力的不二法宝。
CTE在欧亚
当国内大部分的高校还在发展他们的“科研立校”之路时,西安欧亚学院对国外知名大学的“CTE”做了一系列调研,并与美国杜肯大学合作启动了“西安欧亚学院卓越教学中心”(Xi’an Eurasia University Center for Teaching Excellence”,简称“CTE”)项目,走上了“教学立校”之路。
然而“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是要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通过吸收外来信息最终建构个人体系。如果教师只是通过阅读相关理论的书籍自我吸收,或是到知名大学短期进修、交流访问,其效果会大打折扣。特别是对于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成长起来的教师来说,转变教学模式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甚至可能会出现反复的过程。
于是,欧亚又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路径,即从美国知名大学直接聘请教师长期为本院教师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培训活动,通过为期5年的系统培训,使欧亚的教师完成了认知层面的彻底转型,并达到自我探讨和学习发展的阶段。这就意味着,“洋教练”们会在中国的学校和课堂上,与中国教师现有的教学模式相互碰撞与挑战。无疑,这也是一种原汁原味的、可行性高且成效快的方式方法。欧亚学院的这种模式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更被赵炬明教授称之为“敢于第一个在中国‘吃螃蟹’的高校”。
截至目前,“CTE”项目在欧亚已运转一年,参与到该项目中的教师正在将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工具应用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如: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大纲;在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以下简称BB系统)中创建管理有效的课程等不同方面的知识与技巧等。而在欧亚的课堂上,也不再是旧有的、老套的教学方法和被动的教学过程,欧亚的学生们正享受着世界顶尖的教学艺术,拥有着全新的课堂体验,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比以往更乐于参与、乐于思考、乐于分享。
教师说:
学生愿意参与分享与讨论,教学才会有真正的效果。
我主要教广告、营销类的课程,这些课程中的内容都强调“客户导向”,所以我平时的课堂中也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常常是简单随意、断断续续、不成体系。
参加了CTE的培训之后,我首先明确并坚定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并在杜肯大学专家的教导下,将原来随意的“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成为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有理论指导并成体系的“以学生为中心”。
比如之前在《广告学概论》、《广告创意与文案》等几门课程的教学中,我常常会给学生布置广告文案写作的作业,并提出诸如“诉求明确,创意新颖”之类的要求,但学生交来的作业总是无法令我满意,我也常在课堂上把学生的作业批的一无是处,其结果就是我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受到打击。
在接触了CTE培训中讲到的布鲁姆目标分类法之后,我发现文案创作是布鲁姆“认知过程维度”6个层级中最高的一个,即“创新”。而我在给学生讲解完相关理论之后(这时基本上处在理解、记忆的较低层级上)就直接要求学生“创新”,显然是将教学目标设定的过高,而用这过高的目标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是不科学的。
所以,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调整了教学目标,并结合新目标设置课堂活动,比如在理论讲解过程之后引入大量的案例,先让学生尝试进行案例分析,再加入文案模仿写作的练习,最后才要求学生“创新”。此时,学生写出的文案水准明显高于以前,更重要的是学生更愿意参与分享、讨论,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更大的提升,也使我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高昱 欧亚新闻与传播学院专职教师
开始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
作为一名教师,我最早对CTE是有抵触心理的,特别是在第一次参加完培训之后,我认为CTE就是分组讨论,编写的CTE大纲也只是在文字上“咬文嚼字”,将原来的“使学生掌握……”变成了“学生能够……”,本质上并没有什么用处,而且,分组讨论也并不适合我们这种理工类特别是计算机类的课程。
随着培训的逐渐深入,我真正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CTE教学方法——其实它并不是片面的分组讨论,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总称。
在整个参与的过程中,我不断思考的是:到底怎样做才能最好地将CTE这种方法与我们的专业教学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上,我变得比以前更加重视学生课堂的反应,增加与学生的沟通。而且,我会刻意地将一些可以用更灵活教学方法的内容挑选出来采用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比如:之前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上讲述奇偶校验码的部分非常枯燥,虽然我也尝试过用魔术的方法,但只是在黑板上通过粉笔模拟扑克牌的形式,不够直观。本学期我采用了实物教学的方式,直接将扑克牌拿到课堂上,这样更加直观,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杜晓春 欧亚信息工程学院专职教师
学生说:
我们学习的动力被激发了。
在以前的课堂中,老师扮演的角色更多地偏向于一个“填鸭者”。同学们总是被动地接收老师所传达出来的信息,老师所教的是什么,我们就学什么,没有自己主观意念上的学习想法。特别是我们的专业课程,本来就很抽象而且难以理解,更多的是一些逻辑结构和一些思想算法的东西,单单靠书本上的文字很难理解沟通。
而现在的课堂,例如说《计算机网络》这门课,里面的一些网络体系结构、OSI分层,奇偶校验码这些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老师能够运用扑克牌来给我们进行演示,并且让同学上去进行协助,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并且增加了同学学习的兴趣,而这样的形式,让我们能够很容易的理解,并且牢记。在上数据编码的部分,老师不是简简单单地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而是引导我们逐渐地去发现规律,让我们的思维逐渐的清晰,在得出结论的同时,指出我们思维中的漏洞和错误,并且指导我们完善。这样的课堂带动了同学的学习动力,与其被动地传授,不如主动地学习。
——刘瑞俊 欧亚软件1001班学生
我享受上课的乐趣。
一个半小时,三位不同风格的老师,六个学习小组,有意思的话题,精彩的视频和图片,师生用微博互动……这样的课,不想有意思都难。
用更有趣的方式获得知识,是我对CTE体验课的第一印象。
第一位上台讲课的是黄鑫老师,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在上一堂课吗?”首先,他播放了几张关于地球一小时的图片,由此引出要讨论的问题——碳排放能否引起气温变化。他先播放了前美国副总统戈尔就气候问题发表的视频,之后让大家用便签来区别自己属于哪些阵营。紧接着又播放一段郎咸平反驳戈尔的视频,又让大家进行一次选择。这个时候很多人动摇了。两段视频,就改变了很多人之前的看法,而我们在这样的变化中体会到:我们以为的或许不是我们以为的。
鼓励每一个有创意的答案,是我对CTE体验课的第二印象。
课上,高昱老师拿出6幅照片,让每个小组谈谈每一张最可能传达的信息是什么?每个组的答案都不一样,每个组内的每个人答案也都不尽相同。到最后答案已经五花八门了。而我们从这样的体验中也收获到:看问题要换一种角度,多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
——陈菊菊 欧亚编辑出版学1001班学生
专家说:
我们希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虽然欧亚学院是民办院校,但我们从未看低过自己。我们在不断探索卓越的教学方法,坚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实现学院“质量战略”目标的同时,努力为中国高等教育作出贡献。
在CTE项目中,来自美国杜肯大学的Barone教授以及他的团队为我院教师精心准备的培训内容及独特的协作式教学方法给参与培训的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仅第一轮培训结束后,我们就对83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
“CTE”培训在欧亚将持续5年时间,欧亚的教师将完成认知层面的彻底转型,并达到自我探讨和学习发展的阶段。对于欧亚的教师来说,CTE项目使他们获得了提高业务素养和创新教学能力的平台,最大限度地提升个人发展空间。这些参与培训的教师将成为种子,生根发芽,影响和带动其他教师;对于欧亚的学生来说,他们将从传统的教学模式里走出来,享受到世界顶尖的教学艺术。
目前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已与国外相差无几,不足的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同感。因此,我们要向国外专家学习的不仅是先进的教学方法、技术,更多的是学习他们对身为教师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胡建波教授 西安欧亚学院院长
CTE将帮助欧亚学院实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的承诺。
“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是要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通过吸收外来信息最终建构个人体系。尤其对于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成长起来的教师们来说,转变教学模式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甚至可能会出现反复的过程。
以欧亚学院为例,早在2005年,我和美国杜肯大学的高等教育心理学及大学教育领域专家William P. Barone教授在欧亚做调研的时候,学校就表现出了这种需求——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习者为中心”。但是直到2010年,围绕学院“442”十年发展战略,学院才做好了充分准备,这个项目也才最终得以推动。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欧亚学院把“洋教练”请到国内,在中国的学校和课堂上,与中国教师现有的教学模式相互碰撞与挑战是一种原汁原味的可行性高、成效快的方式方法。CTE将帮助欧亚学院实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的承诺,欧亚学院也将成为中国新教育的样本和旗帜,并成为先进教学技术应用的先行者。
——赵炬明教授 中国院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