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承接了4家企业员工的通勤车服务,每月盈利基本都在10万多元。”河南易程旅游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创办人、黄河科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008级学生涂小兵拿着公司今年5月的财务报表,甚是欣喜。
“2008年,我的高考成绩仅为296分。”涂小兵表示,高考失利令他内心彷徨失落。“刚到学校时,不知道将来自己要干什么,整天浑浑噩噩地消磨时间”。
然而涂小兵的生活很快遇到了转机,学校先后举办的主题班会、职业生涯规划训练、辩论赛等活动,让他猛然意识到,自己必须得做职业规划,不然大学4年将在浑浑噩噩中度过。
涂小兵说,自己起初根据所学专业,将物流管理师作为职业目标。“后来,我做了多方面职业规划测试后,发觉我具备创业潜质,老师就建议我慎重考虑创业。”
“于是,我就在老师的帮助下,利用学校的创新创业选修课程、职业规划大赛和创业设计大赛的平台,从市场调研、创办企业流程、制作创业计划书等流程上扎扎实实地学。”涂小兵说,自己的职业规划作品相继在学校和河南省大赛获奖。于是,他确信创业更适合自己发展,就把职业生涯规划调整为企业家,并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创业平台进行实践。
去年6月,涂小兵发现郑州通勤车服务市场存在很大商机,在老师帮助下,他迅速与两个朋友合资成立郑州第一家专职做通勤车服务的公司。拿到营运证后,公司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该院工会主席罗煜告诉记者,涂小兵仅是受益于该校创业扶持机制学生的缩影。如今学校已有200多名在校生参与创业,创业公司还为校内外学生提供了数百个就业岗位。
“与创业相比,更多的学生选择了就业,为此学校制定了更完善的就业扶持体系。学生就业情况与其所在学院职工的奖金发放和职务升迁直接挂钩。”该院院长胡大白告诉记者,为帮助学生就业,该校在1997年就将人才市场引进校园,并与全国3500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为了培养学生过硬的就业能力,学校把实践环节和课外创新课程的比重提高到总学分的15%~20%,开放实验室,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教材、共设冠名班,还创新了毕业论文设计形式。
“工学院实施弹性学分制,学生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学术学科竞赛名次和发明创造等方式也可兑换学分。”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院院长邹景超教授举例说,该校机械等专业总学分为190分左右,学生大四可以选择不上课,通过在企业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最高可兑换40学分。
为对有考研目标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学院根据其特点,加大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该校外语学院英语专业2012届毕业生张媛媛刚入校时,在全专业137名学生中只排到41名,现已考取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
“学生的潜质不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同,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就应是个性化、多模式的。”胡大白说,为培养能与社会“零距离”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学院从学生入学伊始,指导教师就在新生自我分析、他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性格、特长、爱好以及社会需求对其进行职业规划测评;随后以班级为单位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手册,并有针对性地将学生的职业方向分为创业、就业、升学3大类,由辅导员为每个学生制作职业生涯规划记录本,指导学生分小组进行学习研讨和社会实践,分类指导。
“一方面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促使其明确并实现职业规划目标;另一方面有利于学校实施分级教学法,因材施教。”该学院学生处处长陆竹棠说,目前该校有三分之一的辅导员主攻职业生涯规划方向,以服务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合理规划他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