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为社会流动开闸放水
又一年高考结束了。多少中学生和父母如释重负,接着将有几家欢乐几家愁。网上照例传出一些考生撕课本撕卷子的场面。今年某中学门口的标语“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引起网民热议。
高考是社会草根阶层向上流动的最重要通道。网友“李翔steven”动情地忆起当年参加高考的情形:“那一年,我16岁,一个人走进考场,外面没有焦急等待的父母,高烧不退,爹娘给我10块钱,全部买冰水带入考场,奋笔疾书,满脑是家里那块农地,心里呐喊:我要出去。结果我考上了,离开了农村。爹娘借来学费,亲戚朋友含泪送行,我微笑挥手奔前程!”清华大学郭于华教授秀出1980年的准考证,感叹:那个年代不“拼爹”,而是拼努力、拼实力、拼智力。
一场高考,演绎了多少人生跃迁。无论应试教育有多少不近人情、扼杀少年天性的弊端,高考仍是现阶段社会流动唯一比较顺畅的通道,特别是给了人们在现有社会秩序下改变命运的希望。维系高考的公正,就是维稳,也是激发一个民族的活力。老报人詹国枢说:高考确有不完善之处,一考定终身也不尽合理。高考虽不是最优选择,却是次优选择。它毕竟有了一个标尺,让每一个高中生,都找到一个可以公平竞争的平台。高考整体方向没错。
割麦:省委书记让网民很不习惯
6月5日下午,正在洛阳山区调研的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停车走入麦田,与村民交谈,动手挥镰割麦,让看惯了官员下乡前呼后拥的网民不免评头论足。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大多来自农村。上世纪50年代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同志到十三陵水库参加义务劳动,写入中学语文教材。“文革”老干部“靠边站”时,也接触了基层工农的生活。如今,“知青”出身的中高级干部也为数不少,卢展工就曾在黑龙江插队13年。艰苦朴素、轻车简从、亲民爱民,本是共产党人的本色。网上时有炒作马英九吃便当(盒饭)、西方总统打伞、驻华大使坐经济舱,是因为很多人不了解党的历史,也是因为今天的一些官员锦衣玉食,淡忘了执政为民的政治宗旨。
网友“杰人微语”写道:“一个省委书记能割麦,就能带动更多官员去体验锄禾日当午的农家苦。”有网友热诚勉励:找回湖南讲习所的感觉,找回法国勤工俭学的感觉,找回留苏实习的感觉,找回知青的感觉!正如胡耀邦当年勉励大家:“如果我们每个星期办成一件事,一年就办成了五十多件事,一百个单位每年就能办成近六千件事。这样,正气就会吹遍全国各个角落,坏人就会大大收敛和减少,风气就会大大好转。”
《知青》:最大程度接近原生态
近日播出的电视连续剧《知青》,在网上引出一些争议。编剧梁晓声称,该剧“最大程度接近原生态”,表现“一大批单纯的年轻人怀着一种理想化的信念在生活、思考”,“传递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知青文艺一直是改革开放时期的重要艺术元素,从揭开“文革”“反思文学”序幕的《伤痕》(卢新华),到深沉的《孩子王》(阿城)、悲怆的《蹉跎岁月》(叶辛)、狂放的《血色黄昏》(老鬼),还有那首不无轻狂的流行歌曲《小芳》(李春波),记载着1600万知识青年的苦斗与梦想。随着岁月的变幻,梁晓声的《知青》远未得到当年《今夜有暴风雪》的满堂喝彩。网友“卡布季诺”尖锐发问:知青岁月到底是“青春无悔”还是“不堪回首”?部分“知青”精英现在的成功,并不能掩盖知青“沉默的大多数”。
网友呼吁:此类题材的影视作品不要回避大多数人的苦难,不能让没有切身感受的年轻人以为那真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美好时代。网友“栖云山人”分析: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贫富差距过大、官员贪污腐败严重、人民群众利益受损等等,“哪怕过去再穷也比现在具有相对的公正和平等”的感受日益强烈,必须避免回避悲观因素的纪念强化这种感受。
祝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