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独立倚长箭,民族腾飞须东风。一个崛起中的大国,要在世界上如林强国中树立自信自豪,实现自立自强,没有强大的经济科技和国防等硬实力作保障,犹如沙上建塔,终究难以持久。
国家呼唤硬实力。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华民族便面临着抗美援朝的战争危机和来自西方的封锁挟制。在困境中,中国迫切需要发展导弹、原子弹、运载火箭这些尖端武器来捍卫国家的自由与独立。60多年来,我国导弹、火箭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日渐发展壮大。继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嫦娥一号二号绕月卫星、太空行走、天宫一号及与神舟八号的太空对接等陆续取得成功,中国在航天、高科技国防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导弹、火箭60余年的艰难发展历程需要也值得大书特书。
由作家出版社今年3月出版的何建明、天泉撰写的《天歌》,即是一部描写中国导弹、火箭发展曲折历程的长篇纪实作品。它的出版具有不可或缺亦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文献价值、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天歌》切切实实地走近了中国火箭的摇篮,聚焦我国火箭研制中心——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住我国导弹、火箭发展史上的几个关键点和转折点,提纲挈领地进行缕析,分出了几个大的阶段:被迫而为(在国际危机环境下作出的抉择),艰难起步(在苏联援助下开展1059工程,仿制近程导弹“东风一号”),遭遇困难(苏联专家撤走,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进展艰难),取得突破(自主研制中近程导弹“东风二号”获得成功),曲折前行(“文革”中遇到挫折与曲折,研制中远程导弹、两弹结合和人造卫星等),飞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发射地球同步卫星、一箭多星、洲际导弹、载人航天、奔月工程、大推力火箭等)。作者对每个阶段中发生的重要事件都做了精当的取舍,重点而深入描写那些决定或影响了我国火箭研发进程的大事和要事。作品既有粗线条轮廓式的勾勒与叙述,亦有细腻详尽的描写和雕琢。可以说,本书比较完整地记录和反映了我国导弹和火箭发展的历史。
《天歌》全书始终贯彻了以“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为内容的航天精神。《天歌》通过讲述中国导弹火箭发展史上种种艰难曲折、坎坷颠簸,描绘出一代代令人肃然起敬的科技工作者和部队官兵前赴后继、为国争光、爱国奉献的精神风貌。这部作品最出色的地方,就在于作者或浓墨重彩或寥寥数笔,塑造了一群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聂荣臻元帅,李福泽司令员,钱学森、王永志等新老几代科技工作者,航空航天系统的部队官兵等。
如,1956年,陈赓大将到兵工厂参观,后来成为中科院院士的年轻工程师谢光选被指派去陪同参观。谢光选见在严禁吸烟的车间里有人竟抽起烟来,当即厉声喝道:“这里不准吸烟!”当陈赓向他询问炮弹、火箭的性能时,因为问题涉及国家机密又未经组织批准,谢光选拒绝回答。当有人告诉他,参观者是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后,他仍然坚持应先报告党委办公室,直到得到证实、准可之后,才对陈赓所提问题一一给予了解答——作品通过这些简单的情节,生动地表现出谢光选一贯的严谨认真、坚持原则的科学家品质,以及心中所秉持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
当导弹、原子弹两弹结合发射试验进入1小时准备时,东风发射基地司令员李福泽冒然钻进地下发射控制室为发射员壮胆助威。大家恳请他离开,他不肯走。最后大家不得不以司令员在场无法按时发射、将向中央汇报为由,“威逼”他离开控制室。可是,他走出了地下室,却又跑到发射台下坐着,望着发射架上的导弹发呆。直到发射进入30分钟准备时,他被总指挥怒喝了一通,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发射基地。这两件小事,把李福泽心中的忧虑与紧张,和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报国心切的性格鲜活地表现了出来,突显了导弹火箭参与者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国热忱。
《天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一方面固然是因它题材独特,带有某种神秘性、未知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书中充满生动有趣的细节。例如,当年刚30出头的毛头小伙子王永志想出了一个好点子,减少燃料增加氧化剂来给导弹缩身,从而提高其射程。为此,他大胆地去找最高技术负责人钱学森,最终得到认可。因此钱学森还专门给王永志敬酒。王永志就此崭露头角。为了测试核弹头在振动、碰撞等异常状态下的稳定性,原二机部副部长李觉竟亲自坐着载有核弹的汽车,在戈壁滩上来回疯狂地颠簸。为了检查运载火箭发动机输送推进剂的导管里有无多余物,科学家们竟异想天开地用医疗胃镜来给导管拍照……这些今日看来十分好笑或恐怖的往事,在书中都相当生动传神。
李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