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哈尔滨市呼兰区高家村发生溺水事故,6名中学生落入松花江,其中4人死亡。同日,山东莱芜市莱城区高庄村也发生一起溺水事故,11名中学生洗澡时溺水,7人死亡。(人民网6月10日)
短短一天时间,噩耗分别由黑龙江、山东传来,接连两起溺水事故,11个孩子因此夭折,痛惜,悲哉!
哈尔滨高家村,莱芜高庄村,单看事故发生地的这些名称就可以知道,两起悲剧都发生在农村。暑假未到,农村溺水事故先进入高发期,于是有人再指留守之痛,有人质疑学校安全教育课缺失,诸般评议听起来都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对于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也曾光着屁股泡在水里的人来说,面对着这两起溺水悲剧,我有自己的看法。
不可否认,现在农村多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力不从心,面临的危险相应地比一般孩子多。尤其是夏天,难抵那一池清凉的诱惑,很容易发生溺水事故。但是,记得我们小时候,尚没有留守的概念,爸爸妈妈就在身边,也不乏叮嘱和管教,可是,每年夏天都会有小孩溺亡的事情发生,一点不比现在少。只不过那时没有网络,没有微博,知道的人少罢了。
况且就是退回二十年,学校对于暑假到天然水域游泳这种事,也是相当重视的。记得那时候每到放假前,寒假要写《寒假公约》,暑假要写是《暑假公约》,其中对到水库滑冰、洗澡有严格规定。尤其是这《暑假公约》,不到水库、池塘游泳总是列在头条,每年放假前老师总是“连哄带吓”,不能说没有尽到责任。
从中不难看出,农村儿童溺水事故频发,与留守和教育虽有一定关系,但不是绝对的。窃以为,这里面最根本的原因是孩子们掌握的自救知识太少了。
在农村,没有城市那样配套设施完善的游泳池,没有暑期游泳培训班,孩子们想学游泳只能靠自己去池塘里扑腾,先憋气,后狗刨,一步步摸索。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或忙于农活,或在外打工,客观上加大了发生危险的可能。而最近这些年,一家一个娃,管得更紧了,孩子们连摸索的机会都被剥夺了,大多孩子在河边长大竟然还是一个旱鸭子。至于自救互救、自我保护等知识就更别提了,多数孩子只知道水深危险,至于多危险,发生危险以后应该怎么办,头脑中是一片空白。面对水库、池塘张开的大口,一个个小小的“旱鸭子”面临的凶险可想而知。
暑假马上就要来临了,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能仅停留在“水深危险”的初级阶段了。必须教会孩子自我保护,自我救治等基本技能,有条件的学校,闲暇时的家长,完全可以在成人的保护下教会孩子戏水的本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不是堵,就是吓,搞得孩子爱水又畏水,一旦掉入水中就手忙脚乱,惊慌失措,直至溺水身亡。
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