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欧洲杯开赛前,一些球队在备战的间隙,访问了位于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德国主帅勒夫亲自为当年的受难者点燃蜡烛,以示哀思。访问结束后,德国队在留言簿上写道:“足球之于奥斯威辛,既是无言的哀悼,又有倾诉的义务。这是一段无尽哀伤、出离痛苦的岁月。它给世人留下永恒的警示!”与此同时,来自荷兰、意大利和英格兰的球员也访问了奥斯威辛。在这里,意大利球员巴洛特利一改往日的顽皮乖张,沉痛地为死者祈祷,并流下了眼泪。
在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时刻,以及具备象征意义的人物身上,旅行被赋予了更加神圣的意涵。这种旅行不仅丰富了个人的经历,更表达出一种使命感。
1994年,曼德拉成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在那个种族隔离刚刚结束,族群关系依然紧张的时期,以白人为主的南非橄榄球队集体访问了曾囚禁曼德拉多年的罗本岛监狱。这一举动极大地感染了曾对该球队并不友好的黑人民众。在全南非人的支持下,南非队夺得了次年举办的橄榄球世界杯的冠军。那次罗本岛的旅行也成为体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在国内,把旅行和体育融合得最好的是国家乒乓球队。去文化遗产地旅行,几乎成为国乒每次出征大赛前的必备科目。与国外球队一样,富有深度的历史遗迹往往成为国乒球员的首选,西柏坡、地道战遗址等革命老区都曾经留下国乒将士的足迹。这种旅行既产生了动员效果,又提升了运动队在国人心中的形象。
自从当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诞生之日起,竞技体育与旅行便有趣地结合起来。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大国际赛事的东道主都要借助体育的平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腾飞。所以,体育与旅行的关系也不仅限于以上提到的“荣誉、精神、动员”这些词语,经济要素同样不可忽视。
1992年奥运会之后,巴塞罗那迅速成为欧洲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相关的文化和艺术产业进步飞速。如今,巴塞罗那已经成为欧洲的一个旅游、教育和文化中心。正是奥运会给了这座城市腾飞的契机。随后,亚特兰大、悉尼、雅典和北京,都通过奥运会的举办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除却政治和经济的因素,体育和旅行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化形式。不同文化、不同人群之间沟通和交融的方式有很多,体育和旅行是其中最有效的两种。每到暑期,足球明星经常有组织地前往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社区进行访问,与那里的孩子一起打球、交谈。NBA球员马布里来到北京,也常一个人背着背包,与上班族一起挤地铁。
美国大学的足球项目开展时间不长,但普及率已经很高。足球旅行已经成为美国学生出国访问的重要方式。我曾结识一些美国大学里的足球运动员,他们大都参加过访问拉美国家的旅行。每逢假期,二三十人的队伍浩浩荡荡飞赴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国家,与那里的年轻人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一开始当然是足球,随后便是更亲切的语言和文化的互动,许多学生都成为亲密的朋友。在友情和欢笑的世界里,水平的高低、分数和胜负,都变得不再重要。
美国人如此热衷于通过体育的旅行促进交流,或许深受当年“乒乓外交”的启发。时至今日,美国乒乓球队那次“小球转动大球”的访问仍然是体育旅行的范本。任何历史上的仇恨和芥蒂,都可以在球场上、在旅行中消解。正如意大利球员在访问奥斯威辛集中营之后写道:“这里发生的一切不仅仅是针对某个民族,是整个人类。他们的痛苦也是我们的痛苦。”就让我们通过体育和旅行来一同铭记这份痛苦,共同打造人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