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6月2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史林折枝

明初血榜案:高考分省之源

裴毅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6月25日   02 版)

    明洪武三十年(1397)春闱会试,主考官为翰林学士刘三吾、白信韬。发榜所录进士宋琮等52人,竟全是南方人。接着殿试状元陈安也是南方人。北方举子一片哗然,强烈不满,纷纷指责刘三吾、白信韬因是南方人,故而偏袒南方压抑北方。北方举子由群起议论到聚众闹事,撕去贡院张挂的录取黄榜。同时,责问主考官袒南抑北的“大字报”贴满南京城。礼部官员急忙调兵弹压,仍然无济于事。消息终于传进皇宫,惊动朝廷。

    朱元璋急召刘三吾进见。他知道刘三吾一向办事认真,且已85岁高龄,不会徇私舞弊。所以,朱元璋未问具体考试情况,直接提出南人尽占黄榜不尽合理,必须采取补救措施,即删除一些南人,替补上一些北人,以抚慰北边民心。但刘三吾性情耿直,只认死理,奏称所取之士均以文章优劣为据,尽管都是南方人,但确为公平的结果,万万改不得。朱元璋大怒:“汝不肯按朕的意思办,莫非有私?” 刘三吾倔强地回答:“陛下怀疑老臣有私,尽可另委大员复审。”于是,动了真气的朱元璋革黜刘三吾的翰林学士衔,待家候审。同时,朱元璋另派翰林侍讲张信等人前往复查。

    张信平时行事均迎奉上意,这次他主管复查,朝野认为此案必翻。公布复审结果之日,春天的南京城天气阴沉,全城笼罩在濛濛烟雨之中。皇宫内气氛十分紧张。清晨卯时一到,景阳楼的钟声敲响,皇帝升殿,百臣肃立。40余岁的张信出班禀奏,手上拿着几份落选的北方举子试卷:“这几份试卷可算是北方举子中的佼佼者,文章文理尚通,算得上是国家的人才了。”话音刚落,朱元璋面露笑容,满朝官员都认为原榜翻案已定。不料,张信接着又奏:“只是,这几份试卷与前榜录取的试卷相对照,发现竟比不上前榜末名中试者的文章。由于名额有限,所以对北方举子只能割爱落选。”一语毕,满殿惊。文武官员都敬佩张信敢于坚持取士标准的胆气。朱元璋气呆了,万万没想到张信会变着法子顶撞自己。于是,冷笑一声:“朕要你们知道寡人的厉害!”

    与此同时,北方举人仍然不服,两次上疏皇帝指斥张信与刘三吾互相勾结欺蒙圣上,故意挑出北方人的劣等卷子呈送御览。

    在朱元璋的授意下,刑部官员捏造出刘三吾、张信等人乃反叛朝廷的“蓝党”余党,朱元璋亲自朱批:白信韬、张信等其他同科试官凌迟处死,包括状元陈安一并处死。刘三吾因已85岁,念其曾为太子老师,免死发配充军边塞,会元宋琮也予充军。随后,朱元璋亲自阅卷,钦定任伯安等61人为进士,这回全是北人,无一南人。史称“南北榜”之争。又因第一榜发于春,第二榜发于夏,亦称“春夏榜”。

    其实,现在看来,这一明初科场大案并非舞弊与反舞弊之争,主考刘三吾作弊的可能性极小。一则考卷照例密封,考官并不知道考生籍贯;二则,当时北方迭经长期战乱,经济文化水平均低于南方,南方士子优于北方士子自属必然。三则,刘三吾投靠朱元璋以来主持过多次重大典章制度的拟定,经验丰富行事谨慎,作风正派向受器重。尤其洪武登基以来,残酷虐杀功臣元勋,刻意营建莫测天威,各级官僚战战兢兢小心翼翼,惟恐祸从天降,哪敢为包庇南方举子这种对自己几无价值的小事逆触龙鳞。

    这场血案固然为朱元璋借机生事,但目的却十分明确:扩大统治基础,笼络北方士人。当时,退往长城以外的元朝残余势力仍然经常袭扰边境,明廷多次调集大军予以征讨,终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北方形势依然不稳。而且,北方长期受蒙族元人统治,北方士族对明廷的认同,远比南人疏远。因此,笼络北方士大夫,在南北籍贯官吏中平衡权力分配,对朱明王朝来说相当必要,属于政治大局的“维稳工程”。刘三吾、张信等人不解圣意,不明白内中政治需要,自信并未舞弊,良心无亏,完全凭卷定夺,坚持“江南本多俊才”,太认死理,招致血祸,还让好不容易考上状元的陈安白白搭上性命。对这样一件原本完全能够解释清楚之事,朱元璋之所以大动干戈,残杀无辜,其意之一当然在于向北方士大夫公然表态,换取他们对朱明皇朝的支持。更深一层的意义则在于儆戒百官,必须顺从上意,否则就有可能遭遇“不测天威”。《明史》上说朱元璋“圣德有亏”,这位洪武爷的手腕也太“铁”了,完全无必要如此“强调”,惩戒一下也就可以了,效果也达到了,何须借大臣之血以示“天心”?

    “南北血榜案”的第二年(1398),70岁的洪武爷去世,来不及将按地域派分进士名额置为定制。直到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赣籍内阁大学士杨士奇制定出具体办法,南北分卷考试,程度有所差别,录取名额定为“南六十,北四十”。由于给了北人看得见的出路,北方读书风气渐盛。明仁宗赞曰:“往年北士无入格者,故怠惰成风。今如是,则北方学者亦感奋兴起矣。”此后,又具体划分南北中三大区,具体确定各省所占名额,并按户口增减加以调整。清承明制,始终执行南北分省取士,名额分配亦大致为“南六北四”。这一兼顾南北地区差异的平衡之策,垂今不废。

    笔者以为,如今每年高考仍以省为单位分配名额。因为,各省之间差异甚大,若绝对按文化水平,发达地区考生自然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这样中西部地区学子便没有进入全国一二流名校的机会,名额配省就是兼顾地区不平衡。只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出处,尤其是带着如此血腥的出处。历史,真是不忍回顾,得到一点历史经验真不容易。

    不过,许多具体的“传统”基本上还是经验的积累,实该细剔细辨才是。尽弃传统,尽废古制,实属不智。毕竟,老祖宗一路都有各自的“创新”,尤其那些承传至今的制度、措施,得到历代认可,其身后都勾连着“不得不然”的原因,急匆匆一刀革去,痛快自然痛快,只是跟着就是吃苦头了,最后还得一脸尴尬地将其请回来。

裴毅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6月25日 02 版

凯恩斯主义的药方为何不能再用
星空,人类的梦
明初血榜案:高考分省之源
富足的象征还是奢华的陷阱
北京中轴线申遗学术研讨会举行
北京社科普及进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