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6月28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微电影从网络“搬进”了影院

本报记者 陈强 通讯员 曾玺凡 庄僖妍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6月28日   12 版)

    年轻人对于在电脑或手机上观看微电影已习以为常。但你是否想过,有朝一日,可以在电影院的环境里和众人一起欣赏微电影呢?

    福州的大学生们近日尝试把微电影从网络“搬进”了影院。在福州大学城的一家电影院,第一次放映了6部微电影,其中两部是大学生自己拍摄的。影院的大屏幕、立体音响效果,给往常在网上看微电影的大学生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感觉。

    活动的发起人是一位大学生创业者、“书境传媒”的负责人陈锦江。他告诉记者,首次公映微电影是一次免费展示,他手中100多张入场券却有上千人索要,有的人表示愿意出钱买票入场,可见观众对微电影的热情之高。

    陈锦江认为,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难得花两三个小时去看一部大片。“如果花10元、半个小时就能在电影院欣赏三四部高质量的微电影,那些大忙人和低收入青年人就会被吸引到电影院来。”

    而对于微电影的创作者而言,最大的苦恼就是“叫好不叫座”——赚了网上的喝彩,却得不到资金的回报。如何把微电影变成“钱”,是一道需要破解的难题。

    “有好的作品,就不怕没有观众”。在从事传媒服务的陈锦江看来,实现微电影票房价值的关键还在于作品本身的质量。为此,他发起成立了“福州微电影院线联盟”,将一批本土微电影制作者聚集起来,以提升微电影的创作水平。

    由于缺乏资金来源,目前大学校园的微电影“只是随性地拍片,并无系统的运作规划”。福建师范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大三学生王宇,给他这次参加公映的微电影《丘处机》算了一笔账:创作前后用了7天,花费700多元,4天的拍摄花了400元,其中一场KTV场景的戏也烧了不少钱。“这种自掏腰包的成本支付方式,让大学生拍微电影的时限和质量都受到限制”。

    事实上,校园之外的微电影创作者也面临同样的困境。“一些团队只好通过接拍婚庆、商业宣传片解决拍摄的资金和设备问题。”福州尚武传媒总监制池建华告诉记者,“我们只是凭着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相互支持。每次拍戏演员都是自带干粮,很多时候得靠网友和社会关系的配合,演出道具也是借的。”

    陈锦江表示,成立“福州微电影院线联盟”,就是希望能够为优秀的微电影创作人搭建平台,寻求资金支持,以期实现微电影的市场化。他认为,市场化的前提是专业化,微电影创作团队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技术做上去。

    “社会上的商业微电影培养的是金字塔中最底部、最基础的观影人群。这些人看得多了,自然会往更高的艺术性观影方面去追求。所以,大学生的作品如果想要走出校园,得先考虑培养一定规模的受众。”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师彭艳戎说,此前微电影主要依靠网络传播,现在院线公映是一个进步。“微电影市场商业化是难免的,希望年轻人拍电影的时候不要随心所欲,应当采取多种方式让其完美,不断地出些好作品。”

    陈锦江计划每隔一个月举办一次微电影院线公映,以提高社会对微电影的接受程度。他相信,“总有一天,大学生也可以用专业的作品吸引票房,来证明自己的成功”。

分享到:
IT企业“务农”忙
软件人才培养出了什么问题
丛林文化中的草莽英雄
微电影从网络“搬进”了影院
柳传志为联想控股“立储”
永业科学研究院积极支持
小型飞行器精准农业技术应用研发
莆田微博直播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
QQ空间七周年记录80后成长
围脖一周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