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7月0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为什么我们总说自己有病

实习生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7月03日   09 版)

    选择障碍症、拖延症、星期一综合症……这些并不曾在医学书上出现过的“病症”正困扰着时下都市中的年轻人。“大家都有病”似乎成了一种现象。人们对号入座,而且恍然大悟地发现身边的朋友同事——“嗨,原来你也有病啊!”

    骰子妹是一名自由职业者,她每天都纠结于各种问题,比如剪头发是齐刘海还是斜刘海、晚饭吃肉还是吃素、饭后泡吧还是散步……这些问题最终都会依靠掷骰子决定。

    王小妹是一位记者,她的QQ签名是“吾日三省吾身,稿子呢?稿子呢?稿子呢?”不过,不到最后关头编辑的“夺命催稿铃”响起,她会一直拖延下去。

    陈精病是个朝九晚五的小白领,因为周日想到明天又要工作——恐慌,周一想到一周才刚开了个头——烦躁,所以,他在豆瓣创建的“周日恐慌、周一易燥”小组应运而生。

    选择障碍症、拖延症、星期一综合症……这些并不曾在医学书上出现过的“病症”正困扰着时下都市中的年轻人。就像一部电影里说的“这年头不得个抑郁症什么的都不好意思出去见朋友”,“大家都有病”似乎成了一种现象。人们对号入座,而且恍然大悟地发现身边的朋友同事——“嗨,原来你也有病啊!”

    于亚男就是这么不小心出名的。她的一篇题为《好吧,我是具有选择恐惧症的“骰子妹”》的帖子在天涯论坛走红。网名“骰子妹”的她自称具有选择恐惧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艰难选择:和谁约会、看什么书、放假后去不去上班……都成了需要骰子才能解决的问题。帖子开头提出了10个问题,“每天坐什么交通工具”、“每天下班后到哪里消遣”等等,“如果你都有纠结,那么你也有选择恐惧症”……按照这些标准,很多网友对照自身,纷纷表示遇到同道中人,“我也每天会在穿衣上纠结”。不合条件的反而担忧:“我一个都没有中,正常么?”

    于亚男向记者强调:“帖子写的并不是自己。我只是写出了现在都市人的普遍病症,所以大家才有共鸣。”

    如果说选择障碍症最多就是自己内心纠结,那么拖延症也许会影响到正常工作生活。豆瓣小组“我们都是拖延症”在6月17日发表了《新开打卡帖,请到战拖学园》,不到一周就有了近2500人的回应。“我的小名叫杯具”说:“工作三个月,欠了4篇总结,一直不想做。”“凉毛毛”说:“博士三年级,三个月前就知道要开题,可是两天前才开始通宵赶工。”一时间,拖延症“患者”如同找到“组织”。除了每日在豆瓣小组打卡汇报成果外,还有“战拖会”官网、微博、果壳网小组等。

    果壳网心事鉴定组科技编辑“点儿618”自称是“重度拖延症患者”:“作者拖我的稿子,我拖别的编辑的稿子。活到最后才交,玩也没有玩好。”拖延症在科学上有解释吗?“点儿618”推荐了果壳网上《三心二意拖延症,都因为你太高兴》一文。该文称,根据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的爱德华教授和陈晓燕教授的实验,人们心情好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到既定目标;作者温馨提示:“多想想你拖延症的后果,吓唬一下自己吧。”

    豆瓣小组是自觉“有病”的年轻人的集散地。除了经典的“选择障碍症小组”、“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还有上班族拥趸的“讨厌星期一!!!!小组”、“最爱星期六小组”。此外,其他更独特的“症”层出不穷,如“我从来不追公交车小组”,组员淡定地认同:要是刚好跑到车前,车开了怎么办;要是刚上去,车门把我夹着了怎么办;于是,不追。还有一群人自认有“精神洁癖”:电脑桌面上的图标不允许多于一列,最喜欢听回收站清空时“哗”的一声……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咨询师宋振韶认为,对各种“症”不必太过介意:“正常人都有的一些行为现象,不必因为我们不喜欢就要赋予它们‘某某症’的称谓,这其实是人自己给自己树立越来越多的‘对手’,最终倒下的还是自己。有些仅仅是一种癖好,于人于己没有什么不利,个人不觉得是问题甚至乐在其中,那何必介怀呢?”

    台湾漫画家朱德庸去年出版了一本四格漫画《大家都有病》,戏谑地描画出都市人的种种“病症”,比如“不结婚病”、“没人爱病”、“没成就感病”、“一点都没病的病”……漫画中一位失意男子向朋友哭诉,因为“第一任女朋友有忧郁症”、“第二任女朋友有狂躁症”、“第三任女朋友有自卑症”,而最最令人沮丧的是“第四任女朋友长得不够正”。朱德庸在扉页上写道:“是我们每个人那颗受伤的心病了?还是这整个时代病了?”

    “心理学上从未有这些所谓的‘症’,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却被热衷制造疾病的人赋予了病理学的意义。这种病态的文化倾向,即‘发明’疾病的思维特征,才是需要从文化角度根除的一种痼疾。”宋振韶说。

    虽然从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不能算是病,但形形色色的“症”,的确困扰着一些人群,近年来“治愈系”产品的流行与此不无关系。“治愈系”一词最初出现于上世纪末的日本,是一种节奏舒缓、放松心情的音乐类别,与当时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人们寻求自我保护的情绪有关。传入中国后,随着城市生存压力增大,人们用激进的方式已经无法宣泄情绪时,治愈系漫画、治愈系电影、治愈系小说等等治愈系列,开始用平和的力量应对压力。

    在豆瓣“我们都是图片控”小站中有一个“治愈系图片”的分类,数百名网友分享的4600多张图片营造了一个安宁的空间。阳光下微笑的喵星人、雪地中的婚礼、天使一般的孩子,甚至连一块西瓜都能吃成爱心状。

    但是,在宋振韶看来,如果仅仅在头脑中知道“治愈”而行动不发生改变,就根本谈不上真正的“治愈”。“人们寻求各种途径,来治愈科学意义上不存在的‘某某症’。其实,人们在遇到情绪和压力困扰的时候,先让自己平静下来之后,看看自己能做什么。自己如果没有办法,再试图寻求专业帮助。不要去追求所谓的大师指点和开悟,更不要抱着简单功利主义去求神拜佛,生活才是真正的治疗师。”

实习生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7月03日 09 版

为什么我们总说自己有病
“社会青年”:一段晃晃荡荡的青春
别给世界遗产戴上利益枷锁
故宫首次举办非遗大展
图片新闻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信仰的力量永不过时
华佗论箭奖学金褒扬个性
麻辣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