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7月0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城乡校舍标准一致 师资统一配置

吉林通榆:农村学生从城里回流乡镇

本报记者 李新玲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7月04日   06 版)

    到了期末,向海学校校长周俭财就要想办法:要多争取几个特岗教师下学期到学校来。他在报需求计划时填了十几名,他知道不可能要到这么多,但“一定要争取到四五个人来”。

    向海学校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最西北边的向海乡,距离县城67公里。之所以渴望多几个特岗教师,用周校长的话说是“尝到了甜头”。

    因为地处偏远,过去,向海学校只有几排平房,教师也缺,乡里的孩子们前几年都被家长送到通榆县城或者白城市去上学,有的寄宿,有的住在亲戚家里。还有的家长不放心,就到城里边打工边照顾孩子。

    2008年,向海学校新教学楼建成。四层的教学楼、操场及配套设施与县里其他学校的标准完全统一。

    “这几年每年都有十几个学生从县城回来上学。”周俭财说,经过统计,现在学籍在向海乡,但在外面上学的孩子已经只剩下几个了。

    陈明娇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每天吃完晚饭后,她喜欢和一起寄宿的同学在校园里玩一会儿,看看老师种的菜,到蹦床上跳几下。她的家在离学校40公里的红旗村九社,每周末都坐校车回家。她很喜欢学校,也听父母说过,学校与县城的学校一模一样。

    这两年每学期开学前,都有不少家长和学生到县教育局和学校咨询或办理转回乡镇学校的手续。据通榆县教育局统计,目前,从市县区返乡就读的学生累计达383人,其中小学生317人、初中生66人。

    当原本是在大城市上演的择校风,慢慢刮到小城市,又蔓延至乡村时,通榆为什么会出现回流乡村的现象?更何况,通榆是一个年财政收入刚刚过两亿元的国家级贫困县。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来到吉林省最西北端的通榆县,在县城乡村走访了近10所学校后找到了答案:均衡。这两个字包含了多种意思:校舍标准城乡一致、师资城乡统一配置并向乡镇倾斜、优秀校长派到乡镇学校任职。

    “义务教育均衡”是这个资源贫瘠、多风少雨的国家级贫困县2006年就明确提出的发展方向。

    “我们有一个朴素的想法,教育要公平,城乡孩子应就近享受教育资源。”通榆县教育局长张兴邦介绍,通榆县是白城市的经济弱县,却是教育强县,多年教学质量排名靠前。

    这些年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2.2亿元,集中建设和改造校舍总面积达到19.2万平方米,全县楼房化比例达到90%,同时配齐实验室、微机室、音体美器材、图书。

    在学校建设上,通榆县一直坚持坚固、安全、实用、经济的原则,不搞“豪华”的形象工程,实施项目组合,将各种资金集中捆绑使用,大力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力争建设一所学校达标一所学校。

    上任教育局长之前,张兴邦站过12年讲台,当过8年高中校长,这个教育的行家里手清楚地知道,促进教育均衡,硬件均衡只是表象,师资、教学质量的均衡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们提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均衡。

    “一个老师教七科”这是通榆县农村学校几年前曾出现过的最极端的情况,师资匮乏从中可见。当时,很多乡镇中小学的大部分教师还都是民办转正的,年龄偏大,很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6年来,通榆县一直没有间断对农村教师的补充,每年都招聘30至50名大学本科生充实到农村学校,县政府每年还委托定向培养60名小科教师充实到农村学校。实行特岗教师政策的3年时间里,先后招聘了322名本科学历的特岗教师、10名硕士教师、12名“三支一扶”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有效缓解了农村教师年龄老化、学科断层的实际问题。

    董慧敏是通化师范学院的毕业生,2011年通过考试成为一名特岗教师,现在通榆县兴隆山镇中学教历史。这几年已经有20多人和她一样来到这所学校,大多是生物、化学、音乐老师。因为年轻,学生非常愿意同这些哥哥姐姐式的老师交流。

    由于农村人口减少,通榆县与其他地方一样撤并了一些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全县义务教育段中心校以上的学校由52所减少到36所,村小和下面的教学点从384个减少到现在的37个。在县城以外的农村地区,通榆县把每个乡镇中心校都建成寄宿制学校,保留大乡镇独立初中,对规模较小、距县城或大乡镇较远的乡镇中小学合并,建成9年一贯制学校。

    在这场大的资源整合中,“逐步稳妥”是通榆县坚持的原则,先把不撤的学校建好、配齐师资是采用的具体办法。

    “只要教学点或者村小还有学生,家长不同意转到其他学校,我们就不撤,哪怕还有一名学生,我们也要派老师在那。”通榆县教育局体改办主任马边江手里有一份“通榆县两人以下村小情况统计表”,从表上可以看到,鸿兴镇中心小学校巨富村小学教学点,还有鄂飞雪、郝凤两名五年级学生,教师两人;而在开通镇七井子小学光明村小学教学点,还有一名三年级学生张森,教师数为4人。

分享到:
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让每位旅客快乐出行
央媒采编人员赣州行活动圆满结束
“首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启动
河南西平县重奖好村官
团中央举办全国少先队辅导员大规模远程培训
吉林通榆:农村学生从城里回流乡镇
新戍边人在东风泉边成长
以百万低价侵吞4000万国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