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33万字之中竟有70%也即23万字是抄来的!”7月5日,上海《文学报》刊登署名“柯棣祖”的文章《如此狂“抄”,枉获“鲁奖”》,直指2010年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类的一部专著、署名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谭旭东著的《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电子媒介时代的童年与儿童文学》存在严重“滥引”和抄袭问题。
对此,《文学报》方面表示,该报刊发此文,意在讨论学术著作引用尺度的问题;谭旭东则在网上连发数文予以回应:“引用了,只要注明了出处,就不是抄袭,是规范的。因此,不要偷换概念,把引用当做‘抄袭’。”
一场扑朔迷离的“罗生门”就这样拉开了序幕。虽说有当年评委出面为作者撑腰,称“2010年鲁迅文学奖的评选是公平公正的”,“可以很负责任地以一个评委的名义向读者保证,谭旭东的研究是在消化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这一研究方向有推进的,并不是简单地堆积素材”,谭著的致命软肋还是有目共睹。
写论文引用他人观点本来无可厚非,但引用材料达到70%,基本上就不能再说是自己的东西了。这是起码的学术常识。
按以前的经验分析,大凡围绕“抄袭”展开的文坛口水战,几轮回合之后大都不了了之,微博时代,公众的眼球瞬间就会被更猛的爆料所吸引。即使其中一方不依不饶最终请出专业机构出面鉴定,那也是一场看不见结局的马拉松官司。
抄袭与否本来事关个人荣誉,可在学术腐败都不再是新闻的今天,此事之所以把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知名文人“雷倒”,完全因为被曝光者一个特殊的身份:鲁迅文学奖得主。
以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其冠名的文学奖,在评选程序上应该是权威、严肃、公开和公正的,而获奖作品高品位的文学价值也是必需的,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学界、读者的研读、拷问与评析。
“思考和探讨电子媒介时代儿童文学面临的艺术困境和艺术可能性,是在特定领域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作品视野新颖,论点明确,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学术启发意义。”这是《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当时的获奖评语。有评论指出,在这桩公案里,最悲哀最可笑的是鲁迅文学奖的评委会和评委们,溢美到肉麻的评语,不仅使自己滑稽可笑,也让鲁迅文学奖变得尴尬。
从4位评委竟然同时成为获奖者,到官员诗人的“羊羔体”成功入选,再到向网络小说抛出橄榄枝引发自降门槛的争议,鲁迅文学奖近年来可谓“事故”频发,而针对茅盾文学奖的质疑同样此起彼伏。这两个由官方主导、屡屡被表述为“最具权威性”的中国两大文学奖,这几年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甚至喝倒彩,被公众直指“排排座分果果”。
对于这场“鲁奖风波”,有网友感叹,这可能又是一出“名利场上的事故”。而在一些学者看来,如果此后加以审定发现其抄袭属实,那只能表明我们的学术评估机制和评奖机制标准严重缺失。
在百度搜索“文学评奖”,可以得到2270000条结果,其中大多是争议性的内容,诸如“文学评奖被小圈子化了”、“文学评奖丧失了公信力”、“文学评奖在自娱自乐”、“功利因素的大量掺杂,使得文学评奖越来越不纯粹”等。《当代作家评论》主编林建法曾直言,文学评奖破坏了批评环境,过去20年的经验表明,评奖不能起到引领创作的作用,评奖机构、评奖机制都需要改革;文化批评家、清华大学教授肖鹰甚至尖锐提出,文学批评嬗变为商业炒作,正在给文学创作帮倒忙,给商业帮大忙,因此,建议某著名文学奖停办10年。
文学评奖为何屡受质疑?关键是不够权威。去年《辽宁日报》一项调查显示,73%受访者认为文学评奖做不到基本共识,当下的批评杂志大多被市场的“无形之手”操纵着。
既不宣布评奖的具体程序,也不公开获奖的具体票数,既不说明某评委推荐某部作品的理由,也不指出某部作品最后落选的原因,在缺乏透明度的过程中,一项社会化的评奖活动成了一种遮遮掩掩的隐秘操作,健康的批评生态环境正在遭到破坏。
“既然是严肃认真的批评,那为什么不公开姓名?”在这场“鲁奖风波”中,谭旭东的反问也发人深思。同样令人疑惑的是,为什么在谭著2010年获奖近两年后,这篇曝光文章才迟迟刊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认为,“柯棣祖”一文,兴师问罪的意味很浓,有些用词过火。我们可以说谭旭东的作品引用过度,原创性成分不够,但不能直接判断其狂抄。这是否属于正常的文学批评,有待反思。
据悉,此次爆料抄袭的“新批评”是《文学报》于2011年6月新创的栏目,编者倡导真诚、善意和锐利的批评风格,旨在调整并建立起一个好的批评生态,使文学批评摆脱官本位、钱本位和权威本位的束缚,同时培养一些文学批评的后备军。报社负责人也表示:“严肃的文学批评,是在艺术和学术的框架里讨论问题,不得用于搞人身攻击。在我们看来,这篇文章不算‘人身攻击’,算‘学术讨论’。”
据报道,《文学报》总编辑陈歆耕和栏目主持人韩石山都没有读过谭著,他们认定“文责自负”;即使是2010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终评评委,也不是每个人都看过这部作品,时间紧,任务重,他们愿意相信评委同行的眼光。
“很多时候我们不清楚要建立什么样的批评、如何定位这些批评、以怎样的价值尺度进行批评。”一位业内人士指出,面对数量庞大的创作作品,批评家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研究和批评,广大受众的注意力又常常不在批评本身,因此,当下的文学批评往往缺少科学理智的精神。他认为,文学评奖本身就是一种严肃的文艺批评,国家级奖项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理应担负起更大的文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