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河南封丘,天气溽热。
掐灭烟头,蹲在田埂上的张克纪缓缓起身,朝着迎面走来的中年男子喊道,“老周,你又从南京出差回来啦?”
被唤作老周的男子则操着一口流利的河南话应道,“张大爷好!”他扽了扽外扎腰的上衣,加快脚步来到张克纪面前,握手后一同蹲下,随即聊了起来。
老周的大名是周凌云,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在张克纪这些地地道道的农民眼中,他既是科学家,也是“兄弟”。实际上,除了县里几大领导班子,乡亲们都以为老周是“在县里工作的”。而老周已经工作了29年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则成了“外地”。
老周和张克纪的谈话通常从家长里短开始,渐入到“粮食”的主题上。每次和这位研究员聊到“粮食”,尽管已经种了一辈子的地,“村里田埂地头上有一点风吹草动,都逃不出自己的感觉”,60岁的张克纪还是会有新的收获,比如,以往只是心里有数却一直表达不出来的“盐土、碱土等土壤特性”,在老周的点拨下竟能给说明白了。
在张克纪的记忆中,村里的庄稼生产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他还不怎么记事儿的孩提时代。“北望沙门路,无风亦起尘。蓬头经布妇,赤脚煮盐人”的农谚就是当时地里最真实的写照。1964年,以著名土壤学家、中科院院士熊毅为首的多学科专家进军这片盐碱窝,发明和推广了“井灌井排”治理盐碱土技术,才将这一页掀过去。
盐碱的问题解决了。然而,旱、涝、土壤贫瘠低产因素并未消除。张克纪最直观的感受是:粮食灾荒常年出现,天气时而干旱,父母也动不动就会生气,这也意味着,他自己屁股也要跟着挨打了。
科技再次现显威1983年,中国科学院把在封丘县城的办公地点搬到了地头,在张克纪的家门口潘店乡潘店村建起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以治水为中心的旱、涝、盐、碱、瘠薄、风沙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从那一年开始了。
5年后,封丘潘店乡万亩试验区粮食亩产由194公斤上升到508公斤,与专家组原来预计的该区有500亿斤的增产潜力十分吻合。这也就是由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领衔的“粮食保卫战”,被后来人称作是农业领域的“黄淮海战役”;这场战役的团队主要研究人员也因此于1993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第二个阶段以后,张克纪家的粮食产量多保持在中产水平,但一个令他头疼的问题出现了:他们家的粮食产量和施肥量是同步增长的。过了几年,施肥量还在增长,可是粮食产量却没有增加,“不加肥的话,产量会下来”。
用当时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来说,就是农业生产“一靠政府,二靠天,三靠美国的磷二胺”。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解决了,产量上去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走的一条“矿质农业”道路,即通过施用化肥维持粮食产量。“离开了化肥,农民就活不了。”这也是周凌云和他的直接领导——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站长张佳宝,长期“蹲守”此地并力图解决的问题。
尽管“黄淮海战役”过去了,可李振声仍然在关注这里的问题。这位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敏感地意识到了中科院的同事们所作的努力:“现在封丘在原来工作基础上研究形成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可能预示着新一个周期的开始。”
李振声所说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就是张佳宝所提出的“新一代中低产田治理技术”,即中低产田地力产量双跨越技术体系。换言之,就是在尽可能摆脱化肥的前提下,既能够提升土壤地力,又能够提升粮食产量的一种技术体系,这也是相较此前治理技术较“新”的地方。
从封丘县领导的解释角度来看,这就是一场继李振声院士之后的新“黄淮海战役”。
这一新的治理办法还受到科技部“十二五”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的青睐,由张佳宝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我国粮食主产区农田地力提升机理与定向培育对策(2011~2015)》的973项目,主要就是要通过提升地力来实现粮食增产。在项目团队看来,此次“黄淮海战役”丝毫不亚于此前的规模——至2020年,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1/3有赖于黄淮海地区。
在张佳宝的“新”技术中,有一个重要关键词就是“地力提升”。张佳宝对地力的解释是:在特定的立地条件、土壤剖面理化性状、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下,旱地无水肥投入、水田在无养分投入时的土壤生产能力, 即单位面积的产量。用农民兄弟能听的懂话来说是——“裸地”时的生产力。
以地力为切入点来解决增产问题是业内的一个新思路,张佳宝告诉记者,这也源于多年来与农民的“蹲点”聊天和试验田里的“蹲点”长期研究。当科学家们跑遍农民庄稼地时发现,即使用同样的品种、同样的水肥和管理方法,产量各有差异,而这种差异就主要来源于土壤的“肥”和“廋”。因此,早在20年前他们就已经开始研究如何提升地力了。
“蹲点”不仅仅是聊天,还要干那些地道的农活。白净秀气的女研究员赵炳梓说,从播种、施肥、打药到收割称重都是手工完成,因为每一小块地都被设计了不同的管理方式,很难用机械进行作业。
22年前刚毕业时,老家在浙江的赵炳梓做了个背离家庭意愿的决定:家人希望她加入做生意的大部队,她却毅然选择了在田埂地头作科研。如今,家里渐渐理解,她也已经习惯了野外站台有蚊虫叮咬的夜晚。
每当抬头望到城市中难以看到的星星时,赵炳梓坚信:野外科研道路上的风景,一定会因其独特而更显美好。
本报记者 邱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