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分工协作,炒菜、包饺子、煮饺子、送餐、表演节目……我们只在科幻电影中见过的场景变成现实。在哈尔滨试营业的国内第一家综合性机器人主题餐厅——昊海机器人主题餐厅,18个机器人为顾客提供一条龙服务。据哈尔滨昊海机器人主题餐厅总工程师刘哈生介绍,自主研发的煮水饺机器人和空中传菜机器人系统均属于全国首创。
推开餐厅的大门,厅内的金刚迎宾机器人就会立刻招呼:“地球人你们好,这里是昊海机器人主题餐厅,用餐请往里走。”然后手臂做出一个“请”的动作。
走进餐厅,墙上贴着阿童木、星球大战等机器人影片剧照,周围的展架上摆满了哈尔滨市中小学生参加全国竞赛获奖的机器人,就连餐具上也印着机器人图案。
客人就座后,服务员把菜单输入微机,明档操作间内机器人开始忙碌起来。一个红色的煮水饺机器人,左右手各持一个锅盖,然后举起右手将水饺倒入锅中,扣上盖,转动锅铲,5分钟后蒸汽冒出来,他就开始“喊”:“饺子好了!”而后,他掀起锅盖,煮熟的饺子自动从漏勺滑入盘中,通过传送带递给送餐机器人“小绿”。
“小绿”双手擎起托盘,通过身上光电感应器和脚下地面上的黑色循迹标线,行走到客人所在的餐桌。“这是您的菜品,请品尝。”完成任务的“小绿”眼睛笑成小月牙,转身回到工作区。“如果工作非常忙碌,它的眼睛就会变成眩晕的表情,表示累了。”餐厅经理介绍说。
餐桌的上面,还有两套空中传菜机器人,通过轨道按指令将客人的菜品送到餐桌上方,然后伸长机械臂将餐篮放下。
跟“小绿”一样的“在职”员工,在昊海机器人餐厅内,除了煮水饺机器人、迎宾金刚外,还有煮面机器人、炒菜机器人、值班警卫“犬”等18个。它们长相色彩各异,个头在1.3~1.6米不等,每个都有10多种面部表情。刘哈生介绍说,它们的身价每个都在20万~30万元。而有着望远镜式大眼睛的熟悉面孔———电影《机器人总动员》里的机器人“瓦力”,总是会吸引客人们的注意。客人们都笑称:“瓦力如今重操老本行,唱歌、表演节目,来哈尔滨‘打工’了。”
为防止机器人在服务时碰撞客人,每个送餐机器人都装有超声波探测装置进行避障。餐厅里的大学生工作人员介绍说:“机器人自身带有故障自检和自动充电系统,一旦‘病了’便向监控室发出报警,以便技术人员及时检修。”
“每天就餐高峰过后,机器人也该去‘吃饭’了。”餐厅经理说。记者看到,“小绿”饿了后,自己走到插座前,将电源与自己身上的配件连接。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机器人每次充电两个小时后就可连续工作5个小时。机器人工作区内是禁止拍照的,“因为闪光灯会干扰他们的视觉传感器正常工作”。
这18个机器人是总工程师刘哈生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及哈尔滨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们历经4年时间研制的。如今,昊海机器人主题餐厅前期已投入资金500万元。面对巨资投入,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黑龙江省机器人学会秘书长蔺邵勇替刘哈生给出了答案:“20年前我们对计算机的感觉,就是现在我们对机器人的感觉。”
在餐厅和机器人一起工作的还有40多位工作人员,都是刘哈生的学生,他们来自哈尔滨各中小学以及高校的相关专业,都对机器人等电子信息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爱好。“由于现在技术还在进一步改进和探索中,18个机器人还不能完全自主为客人提供服务,更多的工作还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协同它们一起完成。”刘哈生说。
记者看到,客人走后,收拾桌子的工作就需要工作人员的加入,把所有的碗筷收拾好后直接交给机器人,然后由机器人送到洗刷的地方。工作人员解释说:“由于机器人都是程序控制,工作起来相对较为死板,收拾碗筷时可能会打碎盘子、碗。”“即使这样,我们的工作效率还是挺高的,至少不用像普通餐厅那样需要人去端碗筷。”餐厅经理补充道。
但有客人提出意见时,机器人只能木讷地站在那儿,这时候就需要工作人员尽快地去帮忙,以避免机器人的“尴尬”。厨房炒菜的机器人忙不过来的时候,餐厅唯一的备用厨师也会帮忙做菜。据了解,餐厅的某些流程,比如买菜、配备原材料、收钱等业务,暂时还没有专门的机器人负责。
目前,机器人餐厅可提供30余种家常菜品。餐厅经理说:“以后还会根据季节及节日推出新品。”
相对普通餐厅而言,机器人餐厅并不贵,顾客人均消费一次不过50元左右。
至于餐厅下一步的发展,刘哈生说,他们将建设成全视觉智能控制系统,通过餐厅各个角落的几十台摄像机采集信息,由计算机总控制室实现机器人自主规划餐厅工作。他希望机器人餐厅获得初步成功后,再和学生们一起,根据餐厅机构的需求,量身定制各种岗位的服务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