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22岁的厦门小伙子李铮怀揣大专毕业文凭、带着百万身家自豪地告别了母校——泉州师范学院软件学院。令人称奇的是,他的这笔财富不是从祖上继承来的,而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创业得来的。如今,他已是两家智能手机体验店的老板,日销售额达4万元左右。
和许多90后男生一样,李铮对手机情有独钟。初三那年,他就背着家人买了部智能手机,到了高中,更是不停地换手机玩。“最多的时候,一年玩20多部手机”,李铮说,他“玩”手机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网络买卖二手手机。低价购进后,进行拆机装机,玩明白了,再找机会卖出,不仅不亏本,反而还有点小赚头。
2009年9月,李铮进入泉州师范学院软件学院学习。虽然他学的是动漫设计专业,可是因为有机会在学校接触大量电子设备,令他对各类电子产品更加着迷,成为标准的“数码控”。在校园里,他是同学们眼中的“手机达人”,一些同学常常拿自己坏了的手机找他维修。拆装多了,“苹果手机有几个螺丝,我闭着眼就能数出来”。说起这个,李铮有点得意。
为了了解手机市场的经营状况,他利用课余时间到朋友开的手机店里做兼职,与客户交流手机操作的经验。在大量的接触中,头脑灵活的李铮发现了手机市场的商机所在。于是,他选择在大二的暑期开始自己的创业计划。因为大二结束后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实习期,同学们纷纷找企业实习,而李铮另辟蹊径,在老家厦门开起了一家专业的智能手机体验店。
刚开始,李铮的父母持反对态度。“在他们看来,将来我能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就行,没有必要去冒险创业。”李铮说,“后来我求父亲让我试一试,他才借了9万元给我作为开店的启动资金。”
为降低营运成本,创业之初的李铮单打独斗。“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查询各款手机的浮动价格,然后将店里的手机价格同步调好价再开始营业,晚上也总要忙到零点过后才关门,做完门店的卫生和经营小结都已经是后半夜了。”李铮告诉记者,起初销路不明朗,资金也有限,“店里没有囤货,客户订一部,我就去拿一件货。”
李铮总结说,自己创业成功,主要经验有两点:一是定位准确,“做手机生意,要么做低端的,卖国产的或山寨机,要么做高端的,卖苹果之类的进口智能机。”而在他家那一带,卖的几乎都是些低端的手机,所以他就开一家与众不同的智能手机体验店。二是服务至上,“先让顾客体验,他们不明白的,我就当场解答,指导他们买到真正适合的产品。”李铮举例说:“有的顾客慕名来买iPad,可是通过交流发现平板电脑对他并不适用,我就会建议他买笔记本。”
从第一天营业赚到286元,到后来每天赢利数千元,今年4月李铮开始筹划开第二家连锁店。如今,他的两家商店已有8名员工,产品除了手机,还有平板电脑、笔记本等。
“下一步我想组建自己的团队,实现销售、维修、售后一条龙服务。”李铮说,目前他正准备开第三家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