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想跟肖爱珍握手时,她迟疑了一下,赶紧堆出一脸笑容,伸出双手。
这双手抱过婴儿,也送走过老人。大部分时候,它们不是浸泡在清洁剂里,就是忙碌于数不清的杂活儿中。滚油、开水和刀刃在上面留下道道疤痕,日子久了,变成大大小小的褐色斑记。
肖爱珍在北京做了14年保姆。这个出生于重庆山村的女人已年近半百,但每天依然早起晚睡,乐呵呵地操持着别人的家务。
几天前,搜狐微博“请农民工吃顿饭”的活动找到肖爱珍所在的嘉乐会家政中介公司。肖有幸被邀请参加,“感到特别荣幸”。在她记忆中,除了公司组织大家聚餐,还没有人“请”她吃过饭。
“在别人心里,保姆是最低贱的人。”肖爱珍坦言。眼下,她就寄居在北京朝阳区一处高档住宅不足3平方米的“保姆房”内,整夜陪同她的是雇主家的两只小狗。但她一再强调:“主人一家都是好人。”
在签下这份新工作之前,肖爱珍刚刚挺过一段艰辛的护工岁月。去年4月,她接替同事,照顾一位晚期癌症患者。
最初半年,这位重病女患者因为绝望,动辄骂人。
“看着她任何时候都在流泪,我好心痛呀!”回想起那段日子,肖爱珍止不住叹息。因不忍再增加患者痛苦,所以不论对方多么无理取闹,她总是默默站在床边低头认错,或深深鞠躬。直至半年后,这位患者像婴儿离不了母亲一样,对她百般依赖。
“她们年纪相仿,亲如姐妹。”一位了解肖爱珍情况的朋友说,“后来那个患者就将自己的整个生命托付给肖姐。”
今年春节,肖爱珍回老家过年。临行前,她这个“姐”与病床上的“妹”击掌为誓:“等我回来!”然而刚走三天,“妹”便撒手人寰。这让肖爱珍痛悔不已,整整休息了4个月才重新上岗。
据嘉乐会创始人周袁红介绍,大多数家政员都不愿接受“临终关怀”性质的护工工作。因为恐惧和绝望常常会让某些客户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来。“这些故事肖爱珍都知道。”周袁红说,“连大老爷们儿都经常被折磨得嚎啕大哭,但她总是悄无声息地坚持下来。”
肖爱珍曾获得“嘉乐会年度稳定奖”,这是因为她从不“挑活儿、挑客户”,一旦上岗,平均每次都能干一两年。“这在家政行业非常罕见。”周袁红慨言。
肖爱珍也常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对不起,我错了。”每当雇主对她提出批评甚至挑剔时,她总是“忍”。而面对那些特殊客户,譬如老人或病人时,她的态度则变成了“爱”。
一位瘫痪老人曾在肖爱珍的陪护下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她侍奉起这位老人如同侍奉自己的母亲一样。一年半后,当老人弥留之际,她倚在肖爱珍怀中,除了她谁也不睬。
“妈妈,妈妈。”肖爱珍不停地呼唤着,老人说不出话,泪汪汪凝望着她,直至阖上双眼。
她亲手为老人换上寿衣,守满7日孝才离开这家人。
当然,她也曾因“太重感情”而被雇主辞退。在某雇主家,因小女孩与她过于亲密,引起其母亲的不快,这位“吃醋”的妈妈随便找了个理由便把肖爱珍打发走了。有一次,她忍不住偷偷跑去看孩子,小女孩远远看见她,哭着就向她跑了过来。于是,雇主发出“最后通牒”:不许她再接近孩子半步。
在肖爱珍看来,小女孩的依恋,是对她最高的肯定和荣誉,“再高的工资也比不上”。
这位“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优秀服务工作者”,不仅心地善良,而且家政业务样样精通。她做得一手正宗川菜,又见不得屋子里有半点灰尘。最多时,她一天能把厨房擦洗五六遍。
也因这口碑,肖爱珍备受一些“高端客户”的青睐。有一次,她被请到一户住着上千平方米别墅的人家工作,当她脚步刚要踏进金碧辉煌的客厅时,下意识地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鞋子。
然而她坚称:“我不羡慕,也不嫉妒。”在她看来,只有内心平和,不为任何环境所动,才能做好家政。
在“别墅”工作时,她负责“内务”,管理4名保姆。一位雇主的亲戚负责“外务”,管理3名司机和一些杂事。那位“外务长”经常会仗着自己亲戚的身份偷懒。每当这时,这位“内务长”会毫不留情地指出来。“工作上的事儿,毫不妥协。”肖爱珍斩钉截铁地说。
面对身边人对雇主身份的好奇,肖爱珍从来笑而不语。“涉及隐私,是不能说的。”她毫不含糊地说,“这是作为人的品格问题。”然而,遇到合同到期,雇主不向公司支付管理费用,即便无关自己的利益,她也会愤然离去。
“在她看来,诚信是件大事,利益是件小事。”肖爱珍的老板周袁红如是评价她。
尽管这位保姆只有高中学历,但她热爱读书,不论是菜谱还是文学作品,只要有空就看。她十分感激那位鼓励她“架子上的书随便读”的雇主。最近她刚刚读完《乔布斯传》。“他出身并不高贵,却自强不息,改变了世界。”
在肖爱珍的儿子田磊看来,母亲正是这样一个自强不息的人。在离家打工前,这位农村妇女曾卖过服装。每天天不亮,她便出门。“蹬着自行车,车后载着高高的一摞货物,短发在风中飞,很快消失在山路上。”那个负担起全家人生计的背影,成为儿子永远的记忆。
十多年前的一场车祸改变了肖爱珍的命运。在进货途中,她乘坐的大巴翻下20多米的山崖,浑身骨头几乎散了架,还破了相。康复后,这个坚强的女人再也干不了重活儿,便来到北京做保姆。
“我十几岁时是村里的这个。”肖爱珍竖起大拇指比划着。她脸上还留着昔日美丽的证据——鹅蛋脸、大眼睛、挺直鼻梁。那时,她全力以赴考大学,结果只差几分落榜,从此,便像大多数农村女孩儿一样,嫁人生子。
然而,她的“大学梦”并未终结,而是被寄托在孩子身上。她曾独自准备40人的家宴,累得昏厥过去。也正是“要让孩子读大学”的信念,支撑着她度过最难熬的岁月。
在儿子考上大学后的4年里,肖爱珍平均每月收入不足千元。她给儿子寄400元生活费,自己仅留5元钱,剩下的都攒作儿子来年的学费。整整4年,她连一针一线都没给自己买过。
这位母亲正是这样一分一角从牙缝里抠出了儿子大学4年的学费。如今,儿子田磊已成为厦门一家跨国企业的高级机械工程师。
在工程师田磊看来,“好强”和“能忍”,表面看似十分矛盾,但在他母亲身上,得到近乎完美的融合。
“干我们这一行,都是苦命的女人,家庭幸福的没几个。”对此,肖爱珍毫不讳言。她刚刚和分居18年的丈夫离婚,而她身边的同行,八成也都是单身女性。
“我妈一直在伺候别人,我好想也给我妈端端茶、送送水。”因为长时间不在母亲身边,儿子田磊急切想弥补这种缺憾。他反复劝母亲到厦门,好让一家人团聚,但肖爱珍总是拒绝得很干脆。“我很喜欢现在这份工作。我还能再干5年。”她坚信自己还没到给儿女添麻烦的时候。
不过,孙子很快就要出生了。私底下,肖爱珍经常会对朋友吐露自己的担忧:“我恐怕当不成一个好奶奶了。”
的确,肖爱珍看上去还远远不像一个奶奶。她一笑,会露出车祸中坏掉的牙齿,连同受伤的鼻子,都很显眼。但她依然爱美:一袭蓝色连衣裙,配上蓝色凉鞋,唇上抹着淡淡口红。在北京正午的阳光下,她努力在手机中寻找着自己年轻时的黑白照片,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当然想再找个好人,一起过下去。”
“她有一种正能量,从不怨天尤人。”周袁红概括道。而在那天搜狐微博邀请的饭局间,肖爱珍的“笑容和温柔”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种“笑容和温柔”,尽管是她一年四季最为经典的表情,但它偶尔也会有收起的时候。
几年前的一天,肖爱珍正在一户人家的厨房里忙碌。因为洗筷子时声音大了些,她被心情不好的女雇主当成了出气筒。
“你算什么东西?你不是个人!”
这一次,肖爱珍没有辩解,也没有道歉。她擦净手上的水,收拾简单的行李,开门离去。不管这家人事后给她打了多少次电话。
“走了就再也不会回头。”肖爱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