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当地时间今天晚上9点,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伦敦东区的伦敦碗体育场揭幕。未来的十几天,不知将有多少激动、幸福或失望、伤感的瞬间在这里出现,伦敦碗的壮丽身姿也将与古老的大本钟、迤逦的泰晤士河和红色的双层巴士等一起,成为伦敦新的形象标识。
但这些不会是伦敦奥运会留给人们印象的全部,正如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所说,伦敦奥运会将为伦敦、英国乃至奥林匹克运动留下影响深远的遗产,“激励一代人”这句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的口号,正是伦敦奥运会最高诉求的体现。
迷茫一代的觉醒
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激励一代人”已经广为人知,但在伦敦奥运会的宣传材料里,并没有“口号”的字样。依照官方的表述,“激励一代人”(inspire a generation)是伦敦奥运会的DNA,而不是slogan或motto(传统上用来指奥运口号的两个英文单词)。DNA这3个字母的含义对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所有非英语国家居民来说都很容易理解——很显然,伦敦奥运会不仅要喊出响亮的口号,更要把自己追求的价值理念植入奥运会的肌理,使之成为奥运的基因。
“奥运会不只是一项体育比赛,每一届奥运会提出的口号各不相同,反映了东道主对举办奥运会的不同诉求。”北京奥组委高级顾问、国际排联主席魏纪中,近日在伦敦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英国与中国处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北京奥运会时,中国最需要的是世界的认同,因此提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但对现在的英国来说,得到世界认同的愿望早已不像中国那样强烈,如何利用奥运为实现自身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契机,是伦敦奥运会被赋予的更重要的责任。”
“如何激励下一代人,对于当下的英国来说,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考文垂大学国际体育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玲玲向记者表示,“成长于电脑和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他们能够接受到的信息,远远超过上一个时代的人,这其中有好的信息,也有不好的信息。沉迷于电脑和网络的年轻人,未来的成长前景是令人担忧的。另外,英国作为一个福利国家,优厚的福利制度也容易滋养不劳而获的社会‘蛀虫’,激励这些‘蛀虫’重新成为有用之人也是社会所需。”
据英国媒体报道,高企的失业率同样困扰着英国的年轻人。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年以来,英国的经济形势也不乐观。英国国家统计局去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英国的失业率已经接近17年来的最高点,很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或屈就于并不称心的工作,相比其父辈,英国18~25岁年轻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大,路透社对英国当下年轻人的评价,是“迷茫的一代”和需要被拯救的一代。
英国年轻人遇到的问题,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而体育在这个时候所能够发挥的激励作用将是其他方式难以实现的。“奥运会发展到今天,商业化和政治化的色彩很重,反倒是最本源的激励人、教育人的功能被淡化和忽略了。伦敦不一样,它的目标很明确,一个就是体育价值的回归,另一个就是人人参与。”国家体育总局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任海近日向记者表示。
为了实践“激励一代人”,英国相关政府部门借着伦敦奥运会的筹办和举办,推出了多项促进青少年和大众开展体育运动的一系列举措,包括投资10亿英镑用于改善青少年体育活动设施,举办学校体育比赛和推行社区体育计划,这将使得英国全部4000多所中学全都拥有社区体育俱乐部,75%以上的18~24岁大学生能够获得参与一项新的体育运动的机会。伦敦奥组委还与全国19000所各类学校签约,使这些学校加入到“奥运教育”项目中,由伦敦奥组委对这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予以支持和资助。
据英国媒体报道,受益于英国加大扶持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目前,英国青少年加入到各类体育俱乐部的人数,比伦敦获得奥运会举办权前增加了40%。同时,英国还将国内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好做法推广到国外,制定并实施了“国际激励”计划,目标是20个国家的1200万青少年。
“激励一代人”将不会在伦敦奥运会落幕后结束,在已经完成“2008~2012五年计划”的基础上,英国相关部门又在今年年初推出了2013~2017年的下一个五年计划。
城市伤疤的清理
“激励一代人”不仅仅体现在用体育运动去引导青少年获得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体现在让生活在伦敦东区的年轻人,从此免受他们父辈受过的苦难和别人的歧视。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伦敦东区的所有年轻人,都将是受激励的一代。
2005年7月,国际奥委会在新加坡投票,选出2012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最具竞争力的当属伦敦和巴黎。“伦敦和巴黎两大竞争对手在经济实力、文化底蕴和办赛条件等方面同样出色,伦敦最终能够胜出,打动国际奥委会的关键,除了它提出‘激励一代人’的理念外,还有通过承办奥运会来改造伦敦东区。”时任巴黎奥申委工作人员的刘玲玲回忆说,“伦敦东区是英国‘工业革命’留在伦敦身上的一块伤疤,多少年来,伦敦一直试图改变这一地区,却始终未能实现。”
伦敦东区曾经是重工业基地,从工业革命开始,各种工业污染就侵蚀着这块土地,伦敦东区居民的人均寿命比伦敦其他地区低十几年。这里不像伦敦其他地区那样,白人占人口数量的绝大多数,而是多种族混杂。塞巴斯蒂安·科曾表示,伦敦东区是伦敦这座国际大都市靓丽外表下的“暗疮”,只有借举办奥运会的契机,伦敦才有可能集中力量拯救东区。
在伦敦奥运会总投资90亿英镑的预算中,场馆建设仅占很小的一部分,因为伦敦奥运会新建场馆中,只有6座是永久性建筑,其余全部使用现有场馆或临建场馆。工程预算中的大部分被用于改造伦敦东区。
在伦敦获得奥运举办权后,史上最大规模的土壤清洗计划随即展开,伦敦东区受污染的土地都要被清洁处理,经实验室检测合格后才能回填。对伦敦东区地铁、道路和商业设施的改造也随之展开,如今,在以伦敦碗为中心的伦敦东区,已经全然看不到几年前的破败景象。
据英国媒体报道,伦敦东区的改造计划不仅改善了当地的居住环境,也因为大量城市设施的投入使用和伦敦东区逐步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了两万多个工作机会,对于伦敦东区的年轻人来说,还有什么能比获得工作更鼓舞人心的呢?2012年奥运会的举办,无疑将使伦敦东区几十万年轻人的生活面貌彻底改变。
奥林匹克的救赎
扶持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开展和拯救伦敦东区,被视作伦敦奥运会最重要的两大遗产。对此,塞巴斯蒂安·科表示,这两大遗产的效应将是持续性的。在奥运会因过度商业化而饱受争议的今天,国际奥委会为维护奥运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奥运申办城市办赛理念的评估,已越来越倾向于取得长期效应。
“伦敦奥运会将是一届奥林匹克精神回归的奥运会。”任海对记者表示,“办奥运会已经不能只看到经济收益和政治影响,更关注的应是everyone’s games,即每个人的运动会,要让更多的普通人受益。伦敦奥运会很有可能引导奥运会举办理念和模式的转变,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到现在的一种需求。”
尽管2012年伦敦奥运会对伦敦和英国的影响将是深远的,但仍不能减少人们对这届奥运会的争议。就在奥运会日益临近的时候,伦敦街头各种抗议奥运会的行动也达到了高峰,人们抗议奥运会的举办给城市交通造成的压力,抗议日趋严重的商业化使奥运会成了财大气粗的大公司的专属,抗议奥林匹克精神在奥运会舞台逐渐淡化……
“尽管各国对奥运会举办权的争夺十分激烈,但不可否认,奥运会的形象正面临空前的挑战。”任海表示,“伦敦奥运会提出‘激励一代人’的口号并付诸实施,受到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认可,伦敦办奥运的理念不失为奥运会摆脱争议的一条出路,并很可能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在经历近30年的高度政治化和商业化后,价值回归的开始。”
本报伦敦7月27日电
本报特派记者 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