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衔接班暑假升温现象,记者采访了郑州市一些学校的校长和相关的教育专家。
郑州回民中学校长李焕立认为,从“衔接班”的教学内容上分类,有两种情况。
一种不讲授高一级教材的新知识,但能对高一级的新教材和已学教材进行对照分析,找出基础性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对点式的教学,不做无为的过多重复。或是对高一级教材及知识的思想内涵、学科意义及社会地位、以及学习方法进行引导性的讲解,这样的授课,能让学生获得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利大于弊,值得推崇。
还有一种,单纯讲授高一级教材的新知识,实际上就是将新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大容量地讲授一遍。这样的教学,无法实现互动、研究、合作等,只能是简单的灌输,不仅占用了学生大量宝贵的时间,教学内容也免不了夹生,会降低学生对新学期学习的兴趣。
关于“公立学校一线教师”在补习班任教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校长说:“这是明令禁止的,学校发现了会严肃处理的。”
郑州市教科所所长孙海峰则认为,暑假衔接班实质就是一种“影子教育”,即发生在主流学校教育之外,针对学校教育的主要科目进行的有偿辅导行为。这些课外补习班如同“影子”一样傍生与效仿学校教育,并对主流教育产生着影响。
孙海峰告诉记者,目前校外补习班“影子教育”在全球都比较盛行。欧盟于2011年作了一个专项报告《影子教育的挑战》,指出:“影子教育的范围如此之广,已经对社会公正、知识经济、学校工作和孩子及家长的生活造成强烈影响。”在澳大利亚,人们也认为“影子教育”影响了教育公平,有人甚至向“社区议会”提交“抗议”。
孙海峰说,从政策层面上讲,我国对“影子教育”并无硬性规定,但各地普遍对公立学校教师在校外教育机构代课持严厉态度。
孙海峰认为,对于有质量保证的正规校外培训机构,在短期内提升学生学业成绩是可能的,但从长远上看,却没有太大的意义。本质上讲,“衔接班”提出的所谓的“平稳过渡”,只是“早起步”的翻版。这其实是“精英主义”、“应试教育”价值观和从众心理造成的“教育恐慌”,在很大程度上,热衷于“影子教育”反映了家长的焦虑。这也是社会竞争低龄化的一种表现。
孙海峰说,我们必须做这样的思考:是让孩子走的更远,还是更早、更快?可以明确的是,未来的人才不是只偏重学业成绩的,也不是只通过机械反复的训练所能培养的,一味追求学业成绩的优秀而忽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最终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力和竞争力。所以,“走得更早、更快”是以阻碍儿童“走得更远”为代价的!对待孩子的教育,不能太急功近利。
本报记者 潘志贤 实习生 姚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