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对不起!我北大毕业,但我没能挣大钱、当大官!”日前,一北大硕士毕业生在网上吐露心声。
该帖在网上引起热议,一时间,名校教育的意义,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以及社会对高学历者的期许,金钱、权力唯上论的价值观等等被纳入大范围讨论之中。
多数网友认为父母的期望值过高
中国青年报记者追索发现,该帖最早出现在北京大学未名BBS匿名版块上。
7月9日,一网友发表题为“你们的父母也这样想吗”的讨论帖,文中称硕士毕业后“找了份起薪8000多/月、年底会有些奖金的工作。未来会有些许上升空间。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本来对物质没有太多期望。但是我爸爸早就在亲戚面前夸下海口,大约是我每年赚上百万毫无压力之类....囧。知道我的offer状况之后,更是对我恶语相加,认为我给他丢了脸……打了好多电话骚扰我……”
在该帖中留言的北大学生大致持三种态度:一类发言者非常同意发帖学生的观点,认为父母抱有过高期待,并表示自己因为职业发展问题与父母存在诸多矛盾,跟贴内容包含诸如“跟我家乡一样,父母跟人拼了20多年儿女,一直学习都是最好的,他们觉得赢了。毕业工作之后才知道,在生活上还是拼不过煤老板的儿女。家里觉得儿女丢人,已经到了没法儿一起过节的程度”,“毕业后,跟家人亲戚的感情就破裂了”;第二类学生表示父母较为开明,但依然有所预期,比如希望子女成为公务员、进入“体制内”等等;最后一类学生则表示父母对子女的工作并不在意,子女开心快乐就好。
该帖在未名BBS上迅速被顶上十大热帖之一,并很快被转到微博、人人和豆瓣等热门社交网站。发帖人在帖中出于无奈所吐露的心声:“爸爸,对不起!我北大毕业,但我没能挣大钱、当大官!”也被各大网站与媒体广泛转载。
在网络上关于此话题的讨论中,网友的态度也截然分化,对于刚毕业的8000元起薪,多数网友认为“已经非常不错”。其中,声讨帖中父母过于功利化、对子女期望值过高的网友占绝大多数。不少网友在转贴中回应,“知识改变命运,知识不能决定命运。也许你的孩子不上北大连8000都拿不到”;另有小部分网友表示理解父母培育子女的不易,应尽量满足父母需求,“从你出生那天起,为你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为你的教育付出一个家庭三分之一以上的月收入的父母,等你毕业还一次次给他们伤心,你想过没有?父母是给你生命不求回报的人呀!有时按他们的意愿生活也是一种孝道。”
信息不对称导致过高的家庭期望
“亲戚觉得我能去当官最好了,学历够又是男生,听说领导还喜欢不爱说话的,最好直接去国务院做事,以后舒服得很,回老家了地方领导都要迎接。”北京大学硕士二年级学生张俊说,他父母对他的工作并没有太高要求,但很多亲朋好友在他进北大读书之后理所当然地认为他“可以做大官了”。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冲突历来平常,但在50后、60后的父母与80后的子女之中,这种矛盾似乎被不断激化、升级,成为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
在豆瓣上,甚至有一个名为“父母皆祸害”的小组,已有5万名成员。究其原因,成长于封闭时代的父母与生活在开放社会的年轻人,无论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是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存在着不小的认知差距。
北大应届毕业生刘柳找工作期间与父母沟通频繁,争执不少,但彼此保持尊重。“我们在一些方面有分歧,比如我希望做自己比较喜欢的工作,父母希望我去考公务员,但我们的一个共同要求是要有北京户口”。她目前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月薪在4000元左右,“我觉得还行,我爸妈对我的工作感觉一般,没有很满意也没有不满意。”在看到未名的这个帖子之后,她与父亲进行了探讨,“我爸认为有些家长是比较片面的,像那种生活很封闭、不了解情况的家长可能会有这种错觉,但是任何一个跟社会有接触的、正常的社会人都不会这样想,这应该是非常个别的现象”。
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田磊2009年毕业后进入一家互联网企业,“家里完全不理解、有意见”,他认为父母的期望与家庭压力相关,“如果家里等着你赚钱养家,或者家里没有社保医保,压力会大一点,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也更多。”
事实上,在记者采访的多位名校毕业生中,遭遇帖中所述情况的人并不占多数。对于名校毕业生,父母有更多期许,但多数都维持在一个比较理性的状态。从所获反馈来看,大部分父母对于子女最大的要求是“公务员”或者“体制内”,其中涉及女生时更甚。
北大学生陈宜的父亲对记者表示:“作为北大的毕业生,我觉得去大型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世界500强的外企都可以,期望不是太高,但还是要和名校相称。”问及对名校毕业必须当大官、挣大钱这种观念的看法,他认为:“当大官挣大钱,很多家长不会这么想,太赤裸裸了。不过这个要求,男生女生也不一样,如果是男生,肯定是要出人头地的,不然无法顾及家庭。对女孩子来说,能上名校本来就是一笔财富。男生,家庭要靠自己打拼,要养家,更加艰辛,我们的要求就会更高一些。”
武汉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吴红波不认同该家长的想法。他认为,学生刚毕业,不管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到单位去,能力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不可能得到很高的工资。“根据出身定贵贱肯定是不对的,出身好坏和能力大小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就像现在社会上有很多高富帅却并没有能力,不应该认为北大毕业就一定要赚大钱”。
社会焦虑情绪的反映
曾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担任就业辅导教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舆情分析师庞胡瑞认为,该帖反映出的部分毕业生及其家长受到的冲击并不仅仅反映在薪酬上,更主要由于在进入社会后、在北京这种国际化都市环境中,这些毕业生很难再获得在学校时的荣誉感、顶尖的感觉。“这也是一种普通的社会焦虑感,比较正常,只不过显得更加‘高端’一点儿。”
在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就业机会供不应求的今天,大学毕业已经不能保证顺利就业。高等教育调查机构麦可思2012年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本科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8%。2012年全国两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曾透露,2012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680万,“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将处于一个就业人数的高峰期,年均在700万左右。也就是说,每年约有70万学生在毕业之时面临失业。
缓解毕业生的焦虑情绪成为不少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田磊在找工作的时候感到非常焦虑,他表示这种心态主要来自个人心理,“想从事怎样的行业、未来的工作是否适合自己”。刘柳则认为她的焦虑主要来自于家庭压力,“还好我的工作在寒假以后就基本确定了,不然,以我父母的性格,就能把我急死”。
中国青年报通过题客调查网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012年应届毕业生中,91.2%的人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焦虑情绪,超过半数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焦虑感,其中28.13%的人表示有严重焦虑感。造成焦虑的因素主要包括薪酬、职业与预期不符、害怕难以找到工作、家庭压力、职业前景以及社会认同感等。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教讲认为,对于薪酬的期望以及随之出现的焦虑情绪是一个社会心理的问题。就业是一个市场,市场有一个平均价格,不可能超过那个价格太多。认清现实情况是最重要的。
在就业状况上,不同学校、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均存在一定差异,根据麦可思公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工学、经济学为毕业生月收入最高的专业门类,而教育学、历史学等科类毕业学生的薪酬相对较低。
王紫对此深有感悟,她毕业于北大一冷门文科学类,她对记者说到找工作时的艰辛:“十分焦虑,大概维持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投出去很多简历都没有消息,准备笔试和面试期间都非常焦虑,特别害怕找不到工作”。她所称的找不到工作并非确实找不到工作,“主要是怕找不到好的工作,没有北京户口,也没有钱那种,怕被人看不起,说你北大的,怎么连一个好工作都找不到?”
功利社会加剧“名校情结”
北大毕业生、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微博上评论此消息称:功利主义的盛行,不仅仅会扼杀大学教育,也会扼杀中国的未来。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自私和怨恨会充斥社会的每一个毛孔,人们很难找到心灵和精神的满足。
庞胡瑞认为,名校的光环首先是这个社会所给予的。北大清华等高校的学生常被称为“天之骄子”,由此承载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期望。
刘柳接受采访时同样表示,这些学生的任意举动往往与学校相连,被简单地标签化为学校的附属,“社会把这个学校看得很重,出了校门,常常会有人说你北大的,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因此,她在选择工作单位时,也不由自主地希望能够与学校名气相匹配。
另一方面,大学本身同样日益功利化,北大亦未能免俗。
近年来,北大屡次问鼎亿万富豪校友数目排行榜。校方称,1999年至2010年之间,北大校友中诞生了79位亿万富豪,连续3年高居内地高校首位。不论有益与否,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类冠之于校名之上的榜单,势必使社会公众加深对于名校教育与财富之间的联系。
此外,学校名气与学历高低确实体现出了一定的物质价值。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及教育经济研究所针对2011年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数据显示,从毕业生起薪来看,专科生为1856元,本科生为2743元,硕士为4003元,博士为5118元。大学本科毕业生中,“985”高校为3786元,“211”高校为2955元,一般本科院校为2698元。
对于名校情结,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社会、家长对名校可以有期待,但是这种期待必须与现实相联系,对于这种不合理的预期,毕业生不必附和。“对于名校毕业生的过高期待,反映了目前社会的功利化思想和金钱崇拜,社会转型时期理想与信仰的缺失导致这种结果”,“名校教育的意义并不在于培育高薪的毕业生,而在于培育社会的建设者,独立思想的个体,北大的毕业生和当大官、挣大钱没有必然联系”。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报记者 高四维 实习生 叶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