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8月03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持久的热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8月03日   05 版)

    严哲是“快乐学校”的老志愿者了,去年暑假,以校园媒体记者的身份第一次参加“快乐学校”的报道;今年寒假,他以普通志愿者的身份在泸州市合江县服务。今年暑假,他再次踏上了合江这片土地,在城关中学,以领队的身份,带着另一群志愿者实践热情与梦想。

    严哲说,自己以前是一个相对比较淡漠的人,尤其对这类志愿活动提不起兴趣。在他眼中,大学生热衷于这类活动无非是为了争取证书、给自己加分、得到实践证明,有形式无实质,只是走走过场。

    但去年暑假,在第一次接触“快乐学校”后,严哲的想法被彻底改变了。他看到很多志愿者们关于“快乐学校”的微博,一条一条地浏览,心里渐渐被触动。他感觉到,这不是走过场,不是形式化,而是真正在用心地做着一件有意义的事。

    第一次参加“快乐学校”,严哲“觉得自己没法完全真正走近志愿者和留守儿童,得不到更加深刻的体会。仿佛那些感动与美丽的瞬间,并不完全属于自己”。于是,在体验了无数次“与我无关”的煎熬后,他最终决心在寒假成为一名普通志愿者,来到泸州合江县,去找寻属于自己的故事。

    今年暑假,严哲“又回来了”。回到这座承载了他们寒假记忆的小县城,和不同的人,做同一件事。“只是这一次,以领队的身份,角色的转换,让我不得不面对一些额外的担忧:招生效果如何?真正的留守儿童有多少?我们怎样才能找到他们?经费怎么用?”一切的一切,对于严哲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是‘快乐学校’改变了我,让我越来越有热情,对公益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我马上大四了,真的不确定这会不会是自己大学最后一次参加这个活动,所以我要去做,并且把它做好。”严哲说。

    (成都理工大学 杨晗璐)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8月03日 05 版

在一起 我快乐
快乐学校 魅力何在
单调的快乐
留守的困惑
雨中的等待
不舍的记忆
关爱的尺度
持久的热情
“我要永远上快乐学校”
写给爸爸妈妈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