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预算法》修正案草案结束了为期1个月的网上意见征集。接近33万条公众意见,令这一专业性颇强的法案迅速发酵成了大众话题。
有望管住“小金库”
什么叫预算?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朱为群教授打了一个通俗的比方,老百姓交出去的税费,共同委托一个“管家”来管理。这个“管家”打算怎么用钱,要列个明细给“主人”看,“主人”同意了才行。
“《预算法》就是‘主人’给‘管家’花钱定规矩的法。”他说。
而这次修订的一大亮点,就是把老百姓能立规矩的范围,从“钱袋子里的一部分”扩展成了“全部”。
征地管理费、养路费、民航发展基金、五险一金……掐指一算,你日常缴纳的钱不止税收一项。在这次《预算法》修订前,上述“血汗钱”并未被明确、完整地纳入预算范围。
《预算法》修正案草案新增条款则强调:“预算分为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并首次明确,“各级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看来,这意味着预算将从只强调“公共预算”一本账变成四本账。“这四本预算,代表着政府的全部收支,理应纳入人大监管的视野。”高培勇说。
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一些地方的“小金库”和“乱收费”令人深恶痛绝,一些未纳入预算的政府性收支,发个红头文件就行,数额还不小。而朱为群教授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如果配以合理的细则,新法就有望管住“小金库”。
“新设的三本账,其收支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支出又如何编制、审批、管理?修正案草案里还没细化,粗线条的规定难免会被钻空子。”他说,“同时,四个账本相对独立也很关键,目前存在一些重叠现象。”
修正案草案目前规定,由国务院负责界定“三本新账”的范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蒋洪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百姓能监督的钱袋子范围有多大,是立法的实质性部分,应该由‘主人’来定,不宜交给‘管家’。”
督促政府晒“三公账本”
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预算透明度。但去年部委开晒“三公经费”过程中,一些晒得慢、晒得粗、晒得静悄悄的账本,令人印象深刻。
“对《预算法》,老百姓说到底关心两个事:自己的钱是怎么花掉的?每一分钱有没有花到刀刃上?”有网友这样形容对预算公开、透明的渴求。
而本次《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增加的一条规定格外抢眼:“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预算、预算调整、决算,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但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除外。”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过去,《预算法》里没有关于“公开”的一般性规定,现在上升到了法律层面。“由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派生出建议权、监督权、决策权,可谓预算体系有效运行的前提。”
但朱为群教授提示,要让公开透明落到实处,首先要清晰界定什么是“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不能由政府部门自行、随意决定。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除非确需保密的数据,否则全程都应该让老百姓心中有数。”他说,“更不能以保密为由,搞变相的暗箱操作、权钱交易。”
但以“三公账本”为例,如果有部门坚持不晒怎么办?
蒋洪教授认为,“公开”不应是政府把一个预算报告宣读了就完事。“《预算法》里,至少要讲清楚公开的范围、时间和对象,要有具体内容。”他说,“此外,还要增强《预算法》的问责机制,‘管家’不公开怎么办?要落实‘主人’的实质性审批权,约束‘管家’。”
让老百姓看得懂政府“账本”
对几周前,《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征集意见时的“静悄悄”状态,不少人的理由是《预算法》专业性太强、看不懂。而这也是老百姓监督预算的一个“软肋”。
即使是人大代表,有时也有这样的体验:政府的预算文本写得太粗,有的只在去年预算的基础上机械增加,但多个项目混在一起,变动大的也没有交代原因,代表没法“算细账”。以致一些代表坦言:“在专业人士面前,我们这些不专业的只能靠猜。”
“公众关心的是具体的东西。预算若公开得太笼统、不具体,也是一种变相不透明。”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李曙光教授这样评价。
而草案不仅让老百姓看得到政府的“账本”,还在试图以预算的细化,让人“看得懂”。
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何振一认为,预算只有细化了,公开才有实质意义,目前公开的政府预算都是汇总的大数,人大代表和公众看不出名堂,监督难免流于形式。
“比如说农业支出增加了1000亿,这个概念大家明白。但是增加这1000亿合不合理?大家没办法提意见。如果细化到我对农民一亩地补贴了20元,或者对农民买拖拉机补贴了30元,对这个增加的合理性,人大代表就有一个切身的感受了。”媒体评论员王长勇举例说。
但何振一提示,从草案看,目前只对公共预算这一本账的收支,提出了细化要求,对另外增加的三本账,细化到哪一级?没有要求。“而这几块预算中,项目支出比重很大,更应该细化编制。”
本报记者 王梦婕 实习生 苏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