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前几天去了程小燕家,我对于“家徒四壁”这个成语的理解,还一直停留在课本上。
程小燕是福建省永泰县赤锡中学的初一学生,也是我通过“简单助学”组织认识的资助对象。她今年15岁,3岁时被抱养,5岁那年养母带着同样也是抱养来的弟弟出走,从此她与养父相依为命,直到去年年底才有了自己的户口。
我带着学习用品、图书和食品,在“简单助学”志愿者的带领下,从福州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位于半山腰上的赤锡乡淡油村。小燕家位于一座破旧的传统院落的一角,门上贴着毛主席的画像。沿摇摇晃晃的木梯而上,推开二楼的房门,一股霉味随即飘了出来,像是在和阳光做着交换。小燕说,60多岁的养父长年在外打工,自己目前也在县城做暑期工,家里已经有一段时间没人住了。
小燕的卧室没有窗户,前后两扇门是唯一的通风口。屋子的土墙看上去不厚,阳光透过墙上的裂缝射进室内,在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倒影。房间的角落摆放着一张木床,旁边是书桌和木橱。环顾四周,除了黑白电视机和电饭煲,再也看不到别的电器了。
我注意到,在小燕卧室的土墙上,贴着9张奖状。原来她在小学时曾被评为“三好学生”,在中学是“优秀学生干部”、“英语学习之星”,还在绘画、手抄报、演讲、800米长跑等多种比赛中获过奖。这令我肃然起敬。
更让我感动的是,她对生活的达观态度——她用彩色铅笔画的花仙子和小熊维尼,贴在奖状旁,是那样的活泼可爱,充满童趣;而在她卧室的后门上,则用粉笔画了一只活灵活现的猫,脸上还带着淘气的表情。
住在如此破旧的房间里,小燕却不忘给环境“上色”,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定能化作她改变命运的动力。我给小燕送了本励志书《名医之路》,写的是我外公潘明继从困境崛起的故事——从小生活在贫困家庭的他,坚信“书是穷人读的”,经过发奋学习,终于成为国内著名的抗癌专家。
为了攒钱上中学,去年夏天小学刚毕业的小燕就开始利用假期打零工。今年暑假,她又来到县城的一家私人服装厂做点位工——用粉笔在衣服需要缝上纽扣的部位做标记,月工资1500元。
上午8点30分开工,11点30分吃饭,下午1点到5点,晚饭后再从5点45分干到晚上9点,在嘈杂、闷热的环境里,小燕一天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
7月15日是星期天,轮到小燕休息,她才有空带我们到她老家去看一看。出发前,我们请她在县城的一家餐馆吃午饭,她不怎么夹菜,埋头就把一碗饭给吃完了,而我还在慢吞吞地咀嚼着。她告诉我,在学校寄宿,一个月的生活费只有90元。我在省城的重点中学住校,一个月却要花上近千元。小燕说,她自己带米到学校食堂蒸饭,平时就着腌制的金针菇、海带等凉菜配饭,一个星期给自己改善一次生活,到食堂买点热菜,几乎很少吃肉。
人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面对逆境的态度。那天,我从小燕身上学到很多。她身高只有一米五左右,扎着个马尾辫,黝黑的脸上时常带着憨厚的微笑。我们在一起半天时间,没听到她抱怨一句,也看不出一丝哀伤。虽然我给她带去了物质上的资助,但她却给我带来了精神上的激励。就像我送给她的一只瓷口哨,在不小心摔碎之后,她还是把几个碎片捡起,紧紧地拼凑在一起,又吹出了悦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