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落幕有日,奖牌榜前三名分别是美国、中国、英国。有媒体认为,各国的奥运奖牌榜约等于GDP世界排行榜,而且与本国经济有正相关关系。最有力的证明是,奖牌榜前两名的美国和中国,恰好也在世界银行排名的国内生产总值榜中居世界第一和第二,而奖牌榜前10名的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韩国、意大利,也全部跻身世界银行GDP排名的前15名。
另一佐证是北京奥运会的奖牌排名,那年榜上有名的87个国家和地区中,有73个位列世界银行于当年7月公布的GDP排名的前100位。
看来,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了,手中有钱了,才能在具备雄厚经济基础的硬实力之上,用闲钱和闲力来打造竞技体育这个软实力。
这种看法不乏道理,但如果以奥运金牌和奖牌数为据,就认为中国的经济和国力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把其他发达国家如英、德、法等都远甩在身后,并据此陶醉,恐怕就不靠谱了。金牌和奖牌数在这届奥运会上位列第二,当然部分证明了中国的软、硬实力,但如果观察诺贝尔奖排行榜,中国基本上没有什么实力。从1901年到2011年的111年间,排除有争议的诺贝尔文学奖与和平奖,美国迄今有293人(次)获奖,其中物理学奖92人,化学奖65人,生理学或医学奖92人,经济学奖44人。
排第2-4名的分别是:英国,获奖总人(次)为83,其中物理学奖23人,化学奖25人,生理学或医学奖29人,经济学奖6人;德国获奖总人(次)为66,其中物理学奖21人,化学奖28人,生理学或医学奖16人,经济学奖1人;法国总获奖人(次)数为32,其中物理学奖12人,化学奖8人,生理学或医学奖11人,经济学奖1人。
遗憾的是,排除有争议的诺贝尔文学奖与和平奖,中国大陆在这111年间没有一人获奖,这一“零”成绩与美、英、法等国形成鲜明反差。
当然,一些人一直认为,中国人没有得过诺贝尔奖是因为西方人有偏见,然而,排除了文学与和平奖这两类有争议的奖项后,在自然科学奖的评选上,诺贝尔奖远比奥运会奖牌更具公正性,因为获奖理由和标准是公开的,成果也必须长期公示,获奖成果对世界文明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需举世公认。
因此可以说诺贝尔奖也与奥运会奖牌呈正相关关系。伦敦奥运金牌和奖牌总数排在前三位中的美国、英国,也在诺贝尔奖排行榜内排名前三之中;甚至此次奥运会中金牌奖牌排名第6的德国和第7的法国,也与其诺贝尔奖的大国地位相符,前者第三,后者第四。
那么,此次奥运金牌奖牌数第二的中国为何在诺贝尔奖上成绩为零?如果承认奥运金牌和奖牌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那经济提升必然建立在科技基础之上——科研和技术创新是经济和财富的原动力,而诺贝尔奖正是科研成果和创新的体现。美英等国是奥运金牌和奖牌依赖经济,经济则依赖科技,但中国在本应最雄厚的基础上断了链,因为,我们的奥运金牌和奖牌依赖经济,但经济发展不是主要依赖于科技和创新,即使依赖科技,也多是借用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发明。
如果说奥运金牌只体现了一国或民族的肌肉和体能,那诺贝尔奖堪称体现了一国或民族的大脑与智商。为什么美、英、法等国能在展示肌肉的同时也展示发达的智商,而中国只能展现肌肉而不能同时展示其他?
张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