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宁夏银川举行,各地青少年科技创新获奖者携创新成果亮相比赛,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辅导员也云集银川,共同交流研讨科技创新教育发展。
让一些科技辅导员尴尬的是:近年来,随着各地相继出台办法,科技创新大赛获奖者不再享有升学加分的优惠,一些学校弱化科技创新教育。在应试压力下,科技辅导员怎样从“有位”到“有为”成了热议的话题。
领导爱好决定创新教育的重视程度
“看领导的爱好,领导爱好创新就重视。”吴新生是福建省宁德市拓荣县者坪中学的副校长,负责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
不少前来参赛的科技辅导员都持相同的观点:如今学校搞科技创新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认识和爱好”,在体制机制上并无保障。
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县赣马镇中心学校教师闫明德做科技辅导员多年,近几年才有了施展才能的平台。他坦言,学校对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视源于新来的年轻校长。
闫明德说,以前学校对科技创新教育不是很重视,各种活动场馆很少,资金上也很难保证,新来的校长是教育硕士,视野宽,重视科技教育,科技辅导员才有了施展的舞台。如今,闫明德所在的学校为科技辅导员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各种科技创新实验室和活动室也相继建成,每周都能开展活动,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搞得红红火火”,每年会有学生获得各种奖项。
来自江西广丰县洋口镇中心小学的科技辅导员王灵斌将当地的科技创新教育归功于“县上领导的重视”。王灵斌说,几年前,广丰县就被评为科技创新教育先进县,广丰在全国和省里的科技创新大赛中频频获奖,如今,科技创新教育在广丰有了好的传统,历任领导都重视,才有了广丰各学校科技教育的蓬勃发展。
在比赛展示场馆,看着一个个独特新奇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前来参观的宁夏海原的马老师不时发出赞叹。这个来自西部贫困地区的教师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海原县,科技创新教育近乎空白,自己所在的学校也有科技辅导员,但很少开展相关工作。
“学校考核都看应试成绩,科技创新教育与提高成绩关系不大。”马老师说,在海原县,学校集中精力抓教学,就是为了应试,大部分学校没有科技辅导员,更谈不上科技创新教育。
与升学脱钩,科技创新教育被弱化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的科技辅导员陈志刚近年来参加了4次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以前每次参赛他都带着自己辅导的学生,这次只能自己一个人前来。
“学校觉得(搞科技创新教育)价值不如以前了。”陈志刚说,之所以这次没带学生,就是因为从今年开始,吉林省出台制度,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不再享受升学加分,学校对这一块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热情明显减弱了许多。
吴新生也有类似感觉。在福建,按照相关制度,科技辅导员在待遇和职称评定上应该享受班主任待遇;有科技创新特长的人员应该在青少年活动中心任职。如今,这些都没有落实,青少年活动中心因为工作清闲反倒成了领导家属的好去处。
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做科技创新教育很苦,投入了还不一定能出成绩,在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当下,科技创新教育有被边缘化、弱化的趋势。
在本届科技创新大赛成果展厅,记者也发现,获奖者以北京、上海、香港等东部地区城市学校居多,西部地区,农村学校鲜有获奖作品。
“在发达地区才有精力和财力搞科技创新,在我们这里有点奢侈了。”来自西海固山区的中学教师李贵文认为,西部地区教育尚属求生存谋发展阶段,学生升学压力大,也成为学校工作的重心,科技教育只能服从服务于升学应试。
“科技创新教育最大的阻力就是,科技教师、科技辅导员在他们学校里面的位置在哪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赞助方负责人——英特尔中国执行董事戈峻指出,由于应试教育的主导,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校长觉得科技创新跟应试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所以学校的资源投入、学校对科技教师的关注是打折扣的,这跟未来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是一个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