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8月23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不要尽想着有用,过于追求效率,急于加入竞争——

61.1%受访者认为王安忆三嘱适合当下年轻人

本报记者 周易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8月23日   07 版)

    漫画:赵顺清

    近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安忆在给复旦大学研究生的毕业致辞中,劝告毕业生“不要尽想着有用”、“不要过于追求效率”,“不要急于加入竞争”。她提出的这三个“嘱咐”引发不少年轻人关注和热议。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中国雅虎,对3705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61.1%的受访者认为,王安忆提出的三项“嘱咐”适合当下的年轻人,其中22.3%的人认为这三个“嘱咐”“非常适合”。不过,也有30.4%的人觉得,这“不太适合”或“不适合”当下年轻人。受访者中,80后占51.2%,70后占22.8%。

    42.8%受访者坦言“尽想着有用”的观念在当前社会最普遍

    谷刻是一名刚刚毕业的本科生。在她看来,现在的大学生和上世纪80年代及以前的大学生有很大不同。“那个时代的大学生似乎更有追求,心中一直坚持着某种信念。有的人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潜心研究农学;有的为了发展壮大国家的航天事业学习物理。而我们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冲着就业去的,觉得既然经济学、小语种好就业,那我就死磕那些专业,甚至可以不顾自己的喜好。”

    调查中,42.8%的受访者坦言“尽想着有用”的观念在当前社会最普遍。

    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王颖吉认为,任何时代都存在功利性的价值导向,来帮助人们应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社会也需要非功利性的价值导向来帮助人们进行反思,照顾长远利益,寻求更好的生活状态。但是当前国内功利的价值导向尤其突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不太平衡。比如,高校学生大多不愿学习哲学、文学等 “无用之学”,而更追捧应用型学科,认为这样才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收入高的工作。

    为什么一些年轻人过于追求“有用无用”?调查中,72.4%的受访者认为原因在于“当下功利主义横行,导致许多人做事不是看兴趣而是看用途”;64.5%的人觉得是因为“在快节奏的社会,许多人没耐心做当前看不到效果的事”;44.0%的人将原因归结为一些人“盲目跟随社会潮流,缺乏独立思考意识”。

    当下的年轻人承担着现实和主流价值观的双重压力

    已经参加工作5年的曹立飞说,大家的人生理想不同,有的年轻人想趁早做出点成绩来实现自我价值太正常了,“但如果整个社会的年轻人都这么想,这个取向就太单一了。年轻人代表着未来,他们都急功近利,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创新和进步。”

    调查中,18.2%的人认为,在王安忆所指的三种现象中,“过于追求效率”在当前社会最普遍。

    民意中国网网友刘俊彦留言指出,如果年轻人有自己的目标,并为尽快实现目标而追求效率很正常。但关键是,现在不少年轻人的目标其实是“别人的目标”。当前社会很多人缺乏独立思考意识和自我意识,总将他人成就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忽略了个人的内心需求。“就像买房买车,至少我身边不少朋友扪心自问,自己更想出去旅行,有的希望换个城市工作生活,还有人希望留学深造。”

    “现在很多人盲目追求效率,会抹杀和忽略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刘俊彦说,追求效率固然是好的,但年轻人也该学会慢下来,留给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并适时调整自己的方向,“有时慢下来,看看身边的风景,也许会有新的体会。别到最后实现所谓‘目标’后却发现,那不是自己想要的。”

    为什么一些人会过于注重效率?调查中,62.8%的受访者认为是因为“当下社会不尽快获得利益,就会落后”;57.6%的人觉得原因在于“整个社会都遵从‘效率优先原则’”;43.5%的人直言,原因在于当下“成功要趁早”的观念横行。

    “我们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偏重,形成了一种实用观。人们更关注怎样做成一件事,而很少进行价值上的反思。”王颖吉认为,当下实用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和快速的社会发展节奏,影响了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和生存模式。同时,大学教育也呈现出功利倾向,多设置应用型学科,压缩人文学科,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

    此外,9.9%的人认为王安忆“嘱咐”所针对的现象中,“急于加入竞争”最普遍。

    对于不少年轻人过于注重竞争的原因,73.0%的受访者认为,是因为“在一些规则和压力下,不竞争就会被淘汰”;57.9%的人认为这是攀比心理在作祟,一些年轻人总希望超过别人;41.8%的人认为,急于加入竞争是因为一些年轻人希望通过竞争胜利证明自己的价值。

    谷刻认为,当前国内竞争太激烈,影响了年轻人的独立判断,导致他们不能对自身进行很好的定位,最终在竞争中被逐渐同化。“就像大家都去争一个东西,即使你本来并不那么喜欢,也可能被诱惑,甚至以为自己喜欢那个东西。虽然不喜欢紧张的生活,但为了换个环境,大学四年我一直在努力为出国留学考试做准备,现在终于被德国一所不错的大学录取。”

    年轻人过于功利会影响自身和社会的发展

    调查中,26.0%的人认为,“王安忆三嘱”所针对的现象,在社会中都很普遍。

    另外,27.7%受访者认为,年轻人“不要尽想着有用”,11.1%的人觉得年轻人“不要过于追求效率”,14.9%的人认同年轻人“不要急于加入竞争”,另有23.8%的人对王安忆的三项嘱咐都很认同。不过,也有12.8%的人都不认同。

    民意中国网的一名网友指出,无论是“尽想着有用”,还是“过于追求效率”,或是“急于加入竞争”,这些观念或者行为之所以出现,无非“功利”二字。在整个社会追求功利的环境下,王安忆之嘱可能很难被一些正陶醉在“功利”中的人接受,但这些嘱咐确实值得年轻人和整个社会深思。

    年轻人过于功利会产生什么后果?调查中,66.9%的受访者担心,这会导致年轻人缺乏脚踏实地精神;64.1%的人认为这会让年轻人缺乏信仰和理想;59.3%的人认为这会导致钻研于某项事业并做出卓越成果的人越来越少;55.8%的受访者认为这会让社会发展失去后劲。

    其他后果还有“自身变得日益浅薄”(53.8%)、“素质和能力的片面发展”(51.5%)、“忽视基础知识”(44.0%)、“不能厚积薄发”(40.7%)等。

    “如果所有人都不择手段地追求效益,而不进行反思,社会是没有希望的。”王颖吉认为,偏重物质财富积累的价值导向,会偏离社会建设的目的,即使收入很高的人,也可能对社会有怨气,“很多年轻人被这些价值观绑架,痛苦地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拼命追求自己批判的东西,久而久之这会让社会陷入一种精神分裂的状况。”

    王颖吉指出,王安忆在学生毕业典礼上的忠告是有针对性的。“他认为,教育可以为社会状况的改善埋下希望之种。当前的大学应该继承过去大学的育人宗旨,培养有道德准则、人文关怀、前瞻意识和审美修养的人,教育学生在体制中保持清醒,在能力所及范围内为改变不合理的社会规则做出努力。”

    曹立飞认为,年轻人想清楚人生方向很重要。对于那些价值坐标明确并且有条件实现理想的人,进入社会参加竞争是顺其自然的事。对于那些不明白自己想做什么或者目前还没有条件实现理想的年轻人,进入学院继续深造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我打算创业,做自己想做的事。”曹立飞说,他已辞去了高薪的工作,并且考上了工商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分享到:
农村医生缺口53万人 愿去基层医院的医学生不足5%
61.1%受访者认为王安忆三嘱适合当下年轻人
感染科医生建议人们不要在家里储备抗菌药
网友呼吁不能让奥数像房价一样久治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