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8月24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军事看点

陆海空决战在台风间隙展开

——走进全军首个三军联合作战基地

王立波 罗广毅 胡春雷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8月24日   10 版)

    抢滩登陆

    导调员现场裁决

    导调员使用数字化终端进行现场裁决

    T-480时至T-44时

    千里奔袭 频遇“杀机”

    8月初的一天,随着刺耳的警报和警铃声划破夜空,担任红军的南京军区某摩步旅官兵开始了为期20多天的实兵实装演习。

    南京军区某训练基地人员组成的演习导演部已提前进入营区,对参演官兵和装备进行参演资格审查。该基地是全军首个可实地展开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训练基地。

    “走进基地接受检验,每支部队都要出一身汗、掉一层皮。”近10年来,有数十支师旅团级单位走进基地三军联合作战“准战场”,接受了近似实战的检验。

    演习开始后,导演部命令红军由四级战备越级转入一级战备,迅速收拢人员,启封武器装备,补充物资器材,组织警戒防卫,完成紧急出动前的一切准备。

    此前,导演部还通过国防通信链路、卫星通信等系统对红军指挥机构组织筹划和部队行动能力进行了实时监控和检查,一切需与实战一致。

    演习中,T时是发起攻击的时刻。从T-480时起,参演的红军官兵和所加强的陆航、电子对抗、装甲部队等从驻地,组织以铁路输送为主、摩托化输送为辅,少量兵力空中输送的立体输送方式,进行多批次、全天候的隐蔽机动。

    万人千车,挥师南下,目的地——1000多公里外的某训练基地演训场。根据导演部指示,此次机动重在检验部队在实战背景下的快速反应能力。

    半路上,突然一声巨响,黄色烟雾瞬间笼罩了多辆卡车。摩托化机动车队刚刚驶出营区不久,“敌情”不期而至。演练副总导演、基地副司令员林昆福说,这是导演部临机给红军出的一道题目。

    “迅速穿戴防毒装具,快速通过染毒地段!”旅长陈亮判断车队遭“敌”化学袭击后,立刻通过有线电台下达命令。

    车队进入某车站,正当官兵组织装载时,导演部通过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向旅指挥所通报:前方400米处铁路遭“敌”轰炸,铁路部门正在抢修;两架“敌机”正由南向北飞行,可能于30分钟后飞临列车梯队上空。

    陈旅长随即命令作战参谋与上级联系,查明来袭“敌机”的型号及性能,同时命令列车梯队作好防护准备,并组织人员加快抢修铁路。很快,列车梯队拉响了防空警报,官兵解开步战车炮衣,机关炮呈对空射击姿态。

    走一路、打一路、防一路。经过50余个小时长途奔袭,红军列车梯队抵达某卸载站,部队由铁路输送改为摩托化行军。

    当红军车队在高速公路上全速飞驰时,蓝军启用侦察卫星秘密监视红军机动集结动向,特战分队依令潜伏渗透进入某地展开侦、监、搜、破等行动,并炸毁了车队必经的某高速公路大桥。

    红军指挥员根据导演部的敌情通报,利用卫星过境间隙避开蓝军侦察,并果断改变局部行军路线,组织部队通过国道,在夜暗条件下隐蔽进入集结地域,进行临战准备。

    虽无刀光剑影,却见杀机四伏。卫星侦察、精确打击、电磁干扰、敌特袭扰……在红军机动1000多公里的几昼夜中,导演部临机设置了20余次各种“敌情”,全部都是战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为了应对蓝军的途中袭扰,红军共设计了9套应对方案。而且,此次所有摩托化车队、列车梯队,全部是由地面战斗分队、对空掩护分队、工兵防化分队等组成的合成化编组,具备独立作战和独立保障能力。

    T-44时至T-2时

    海空一体 联合抗击

    正当红军参演的三军部队准备进行临战训练和协同训练时,今年第13号台风“启德”不期而至,搅乱了红军的行动计划。狂风暴雨袭击了红军的集结地域,挖筑的工事被雨水灌满,战机进入机库避风,舰艇全部停航抛锚。

    导演部在命令所有参演部队全力抗击台风的同时,并没有因此停止演习,而是决定按计划进行装载和海上航渡。演练总导演、基地司令员周志斌说:“战时同样有台风,不能因为台风来了就推迟甚至停止演练,只要科学判断,科学组织,不仅能确保演练安全,而且能对参演部队进行更大的考验,这样的演练才能真正的摔打磨练部队,提高复杂气象条件下三军联合作战能力。”

    台风的尾巴刚刚扫过演练海域,海上的风小了一些,但涌浪仍然高达2~3米。海上输送舰艇编队顶着巨浪,进入预定海域待机,准备适时进行装载。

    T-44时,红军人员、车辆隐蔽进入装载上船地域,严密组织对空、对地、对海警戒,在数个装载点通过码头装载、泛水装载等多种方式快速装载上船。

    T-30时,准备充分、信心满怀的红军部队开始了100多海里的航渡,海上输送编队兵分多路,朝着蓝军防守区域全速驶去。

    在演习导演部,通过实时转播的大屏幕可以看到,在红军海上联合指挥所内,身着不同颜色军服的陆海空三军指挥员正根据当前态势紧密协商战斗方案。

    据演练副总导演、基地参谋长余卫华介绍,此次演练突出体系对抗,红蓝双方得到了较强的海空力量支援。海军登陆舰、战斗舰艇,空军强击、轰炸、歼击航空兵以及海军快艇、岸舰导弹等海空装备均在演练中“登场亮相”。

    余参谋长还表示,基地通过数字化导调系统,运用卫星宽带传输、无人直升机航拍、卫星定位导航等先进技术,可监控红军海上航渡全程,包括官兵们在舰艇上的一举一动。

    T-5时,已在海上航渡一昼夜的红军登陆船团接到上级通报:“敌”4艘导弹快艇全速驶来,企图对红军海上编队实施远程拦截。红军指挥员随即将作战文书通过短信代码发送给航空兵,派出直升机1批两架次,寻歼蓝军快艇。

    T-3时,海面上空烟幕四起。红军再次出动歼击航空兵两批6架次,与前来突袭之“敌”机在空中展开激烈交战,双方各有战损。

    此役,蓝军重在实施海上火力拦截。为此,他们频频使用战机、岸舰导弹和导弹快艇,集中突击红军登陆船团,运用远程炮兵火力组织射击,并不间断地实施强电磁干扰。

    战机刚一升空,就指挥中断;雷达刚一开机,精确制导的炮弹就追踪而至;信息处理传输系统刚一链接,就被迅即切断,作战单元成为“信息孤岛”……各种难题纷至沓来,复杂情况接连不断,对于红军来说,整个战场态势险象环生。

    红军也不甘被动挨打,联合指挥部命令:使用防空兵对“敌”战机实施强击!命令船载炮兵群对岸滩一线火力点进行压制。派出空军轰炸机对“敌”碉堡、坚固工事、指挥所等目标展开轰炸。

    T-2时,面对蓝军的层层拦截,红军指挥员科学调度陆海空三军兵力,有效抗住了对方数个波次的海空联合截击,数十艘海军舰艇和陆军船艇组成的登陆输送编队,全速向蓝军防守岸滩冲去。

    T-2时至T+2时

    重兵强击 岸滩角逐

    在绵延近5公里的海岸线上,蓝军在岸滩设置了由轨条砦、三角锥、反坦克壕、雷场等组成的绵密障碍,并编组多支机动设障队,随时封堵红军通路。

    T-1时55分,红军登陆舰艇抵达距岸不远处,依次组织换乘、编波展开,在水陆坦克和空炮火力掩护下,开始扫残破障。

    在背水攻坚的残酷条件下,红军综合运用陆海空多种火力和电子对抗力量,对蓝军实时信息火力一体打击,切实压制蓝军一线兵力火力,快速扫除残存障碍,按时打开上陆通道。

    基地的演播大厅内,演习视频画面、地形模拟动画、三维战场态势、部队指挥文书、电磁频谱对抗、战斗力指数曲线、装备和人员损伤统计等各类战场信息,在上百平方米的巨型屏幕矩阵上不断更新,让人眼花缭乱。

    除了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的对抗态势,观摩首长面前各有一台信息终端,首长可根据需要,随时点播自己关注的内容。部队集结、机动展开、判断情况、定下决心……方圆数百平方公里“战场”上,红蓝双方部队动态,实时显示在首长面前,参演官兵战斗中的一举一动甚至表情细节,都尽收眼底。

    “拿着望远镜观摩演习早已成为历史。”总导演、基地政委胡翔说,如今,上级首长“足不出户”就能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地掌握部队动态,这得益于基地集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导调演训系统。

    战斗继续向前推进,红军登陆舰船冒着枪林弹雨实施抢滩登陆,登陆兵、装甲车辆快速突击,众多舰船、装甲、人员上的裁决终端瞬间接收到火力信号,红军登陆突击群顿时浓烟滚滚。

    在战场的另一边,蓝军装甲分队向红军进行逆袭,红军呼叫空中火力支援,武装直升机机载反坦克导弹凌空发射,蓝军数辆坦克拖着浓烟退出战场。

    “‘数字裁判’六亲不认!逼着参演官兵一切按实战要求进行演练。”基地保障部部长朱月明对基地的精确化裁决能力颇为自豪。

    这次三军联合作战演练,基地在广泛运用激光交战裁决系统的基础上,率先使用间瞄火力裁决系统增加弹道运算模块,由以往“打坐标”变成“打诸元”,增加炮兵侦察雷达模拟器材,集成研发海空火力裁决软件,实现了联合火力裁决的实时精确。

    他们还积极发挥机关干部、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研究开发“网络裁决法”等裁决方法手段,成功运用多项新技术、新成果,实现了陆海空三军联合交战裁决的科学化、系统化。

    战斗仍在继续,红军采取步坦协同的方式,分波次突击上陆,向蓝军前沿一线据点发起攻击。“中路突击上陆群迅速向敌发起正面强攻;左翼攻击群、纵深突击群各以一部兵力实施打击,迅速夺占浅近纵深诸要点,瓦解敌防御体系。”红军的战术意图很明显,就是中路突破、两翼配合,准备迎面给对方一记重拳。

    然而,蓝军依托坚固工事和绵密障碍顽强抵抗,按照“先弱后强,先拖再顶后歼”的战法,将重兵前置、以优势兵力坚守要点,同时派出机动打击分队对红方实施连续多路反击和机动追击,在红军立足未稳之时给予还击。

    在5公里长的交战一线,两军犬牙交错,打得难解难分,战况异常激烈。

    T+2时至T+4时

    反复拉锯 斗智斗勇

    T+2时,在某山地区域,红蓝两军在这不到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展开残酷交战。红军刚夺下一个据点,立足未稳就遭到蓝军机动打击分队逆袭,阵地又丢了。

    红军指挥员判断,对手占据有利地形、神出鬼没,且兵力部署不清、目标方位不详,战斗若照此打下去,非但不能制敌,很可能要为敌所制。面对胶着状态,红军指挥员果断调整战斗部署,抓住蓝军重兵前置、纵深防守空虚的“软肋”,派出“奇兵”直插蓝军核心阵地:特战分队从两个方向向纵深快速穿插,“斩首袭要”;由百余名训练尖子编成的快速突击群向主攻方向实施攻击,组织机降分队迅速实施机降,协助各突击群夺取纵深要点。

    随着红军指挥员一声令下,两架武装直升机从待机地域盘旋升空,护卫4架载着数十名机降队员的运输直升机向目的地疾驰而去。蓝军迅速组织多种防空兵器进行打击,导演部运用地空火力裁决系统判定:红军1架武装直升机、3架运输直升机成功突防。

    在机降分队的策应下,红军中路突击群连续发起多次突击,一举夺占多个高地,成功破开蓝军前沿防御体系。

    在基地演播大厅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每个交战镜头里,都有数名身着特殊服装的导调人员在履行职责。

    “自主对抗不是自由对抗,正如体育比赛有规则一样,演练中的任何行动都有规则进行约束。”基地政治部主任唐春所说,导演部制定了《演习对抗规则》,细化到每一个回合、每一个要素、每一个动作;在每一个重要地段和地域派出战管员,负责评判某一范围内对抗行动的规范性;还通过分队调评员和战管员采取随伴跟踪和定点控制等方式,对违反演练规则、影响演练安全的行为进行控制,督促双方执行演练规则、遵守演练秩序。

    他们还运用技术手段掌握战场态势、获取指挥信息、掌握双方交战行动、掌控双方作战指挥决策情况,并依靠战管员使用导调机、CDMA手机、手持机等通信手段,及时反馈部队对抗行动,并根据导演部意图和双方实际交战情况,对交战线上的分队实施有效控制。

    T+3时,红军指挥所在多支保障分队的护卫下成功登陆,开设岸上指挥所。但这一举动,被侦观设施严密监控。

    蓝军指挥官迅即命令炮兵分队对该地域实施全队3发急促射击,同时多支装甲、机步、特战分队从不同方向向指挥所进行合围,意图对红军指挥员进行“斩首”。

    红军早有准备,多支兵力在蓝军反击路线重重设障,顽强抵抗蓝军反击兵力,掩护指挥所转移。蓝军“斩首行动”失利。

    就在此时,红军看准蓝军防御间隙,指挥预备兵力加入战斗,实施超越攻击,对蓝军纵深要点发起攻击,某指挥所危在旦夕。蓝军见势,果断将原本用于“斩首”的兵力调转枪口,转身向红军突入兵力进行合围,成功割裂红军进攻力量,战场态势瞬间逆转。

    T+4时,红军对蓝军某高地发起最后一轮进攻后,演习导演部宣布战斗结束。此时,第14号台风“天秤”已经形成,正在向演练海域袭来。

    本版图片均为苏文东摄

分享到:
陆海空决战在台风间隙展开
我国一半现役驱逐舰由他验收交付
像贾元友那样敢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