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世纪20年代美军由运煤船改装出第一艘航母后,航空母舰就正式登上世界战争史的舞台,并在二战中取代战列舰成为大洋舰队的主力。
从越南战争、马岛战争、海湾战争,到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航母更是凭借自身强大的反潜、反舰、防空、电子战等综合作战能力,成为夺取海战场和近岸陆战场制海权、制空权和制信息权的核心。航母作为最具威力的海上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已成为体现国家实力和意志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世界海军大国在重视航母传统作战运用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其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运用的研究。
从美军的实践来看,航母还可以作为支撑特种部队作战行动的平台。1980年4月,美国海军陆战队成员驾驶8架海军RH-53D直升机,从位于阿拉伯海北部海域的“尼米兹”号航母起飞,参与营救被伊朗伊斯兰激进学生扣押在德黑兰的美国人质。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后,“小鹰”号航母就成为美军特种部队飞往阿富汗北部的平台和保障基地。
在越战时期,美军更是在“吉尔伯特岛”号航母和“塞班”号航母宽阔的甲板上安装了大量通信设备,将其改装为专用通信船,承担信息处理、通信接力和通信设备维护等任务,用以离岸支援第七舰队的作战行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航母的信息能力已经足够满足其作为作战中心,承担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等方面的任务需求,而无需再进行专门改装了。
除此之外,作为大型水面舰艇,航母还有不少其他优势。1930年,美国塔科马市因周边地区遭遇大规模干旱,所依赖的水利发电系统无法发电。美军“列克星敦”号航母奉命支援,在一个月内,以自身强大的动力系统为该市提供了约30%的电力。这可能是航母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最早的记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军还使用航母参与了大量回收宇航员和太空舱的重要任务。1961年和1962年,“伦道夫”号航母分别回收了两名绕地球轨道飞行的宇航员。1969年,“大黄蜂”号航母回收了“阿波罗”11号、12号太空舱。1972年,“提康德罗加”号航母回收了“阿波罗”17号太空舱。航母甲板宽阔的空间和搭载的大量直升机使其成为在海上回收和运载大型太空舱的不二选择。
同样作为运载工具,2010年5月2日,“卡尔·文森”号航母将被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毙的“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的尸体运至北阿拉伯海,进行了符合伊斯兰教教义的海葬仪式,这成为本世纪航母执行的最为特殊的一次运输任务。
另外,航母在救灾行动中的作用也很突出。美军“塞班”号航母早在1954年和1955年就曾连续参加加勒比海伊斯帕尼奥拉岛的飓风灾害救援和墨西哥坦皮科地区的洪灾救援行动。
2004年12月东南亚海啸发生后,美军迅速派出正在香港停留的“林肯”号航母,前往受灾严重的苏门答腊西海岸,协助正在进行的国际救援行动。在历时33天的救援行动中,“林肯”号航母战斗群总计投送了约570万磅的援助补给品,发挥了巨大作用。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外海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美国将“里根”号航母部署在日本外海,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救灾工作提供海上基地,并派直升机和人员参与救灾。
当前,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威胁环境、越来越多样化的任务需求,由高性能、多功能的航母来担当各种使命也可最有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美国作为航母超级大国,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在此领域的研究也是最多的。
早在2006年,兰德公司就发布了一份名为《改变美国航母能力——探索美国航母舰队新的作战和非战斗角色与任务》的研究报告,提出了未来航母适应这种形势变化应在功能、构造和配置等方面所做的调整和改进。
2012年2月,兰德公司又发布了名为《描述和探索海上非常规战争涵义》的研究报告,根据近年形势的发展,重点研究了海军在反叛乱作战、反恐战争中的非常规作战运用,核心就是航母战斗群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使用问题。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我国面临的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从容应对这些威胁,尤其需要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后盾。中国海军即将步入航母时代,随着航母力量的加入,它不仅仅使人民海军在走向深蓝的远洋作战能力上有了质的飞跃,在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护航、海外撤侨、维护海洋国土权益等问题上,也必定会大有作为。
(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