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8月26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吉林通榆:县穷教育不穷 农村学生:花钱少吃得好

丰富学生餐桌 国贫县另辟蹊径

本报记者 王培莲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8月26日   01 版)

    8月19日,是吉林白城通榆县向海乡向海学校开学报到的日子。初二的尹佳悦和几名家住学校附近的同学带着铁锹和锄头,自愿到学校和老师一起清理菜园里的杂草。“这一片茄子秧,是我们班同学上学期栽的,现在已经能吃了。”

    为避免菜园的蔬菜在暑假期间长成,学校的种菜时间比正常期晚了一个月。现在学生开学,菜园的茄子、辣椒和豆角等应季菜刚好能吃。向海学校校长周俭财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校园内两公顷的菜园里,还种了黑豆和豇豆,成熟后将用于销售,用赚来的钱买些白菜和土豆做冬储菜。有过10多年种地经验的周俭财很会精打细算:在校园里的菜地种白菜、土豆,占地面积大、收成少,不如种些经济作物,用赚来的钱能买更多。

    距离县城60多公里的向海学校,从小学到初中9个年级组,共有学生586人,其中156人在校食宿。从2009年起,学校高年级师生开始利用劳动实践课和大课间到校园里的菜地种菜:栽苗、间苗、浇水和拔草。周俭财说,这一片两公顷的菜园,每年能供给食堂近50%的用菜需要。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通榆县的个别农村中小学中便开始在校舍旁的空地种菜,补给食堂,但一直没形成规模。“现在,农村学校食堂的用餐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正是大力推广师生自己种菜的好时机。”通榆县教育局局长张兴邦说。县教育局把这个想法称之为“菜篮子工程”,即由县政府为每所寄宿制学校提供1~2公顷面积不等的菜地,由学校管理,后勤人员和师生一起种植,全部收成归食堂。

    为了尽可能让学生“吃得好又花钱少”,通榆县27所寄宿制学校都有一个存放冬储菜的菜窖。每到秋季,白菜、土豆和萝卜等蔬菜大量上市且价格低廉,学校会集中大量地购买,存放于菜窖里。若是冬季再买,价格则会高出很多倍。

    除了自己种植绿色蔬菜,通榆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还在“标准化”食堂建设等方面先行一步。自2007年起,通榆县的农村中小学开始了校舍和食堂改造工程。通榆县现有农村中心校34所,其中寄宿制学校27所。从2007年开始,开始了标准化食堂的建设:统一设备和管理标准。食堂内设置有更衣室、储藏室、主食间、冷藏室和消毒室。配备了蒸饭机、煮蛋机、和面机和消毒柜等设施。除早餐外,中晚餐至少保证两个菜,一荤一素。

    到目前为止,全县27所寄宿制中小学已有近90%建成了“标准化”食堂,到今年年底,将达到100%,预计总投资2200万元,将满足全县16447名学生的就餐需要。

    3年前,通榆县各个农村寄宿学校的食堂还是破旧瓦房,屋内只有吃饭的圆桌,没有椅子,学生只能站着吃饭。站累了,个子矮小的学生就用胳膊肘支在桌上,因为一边偏重,经常发生翻桌情况。

    桌上的饭食更是“寒酸”,中晚餐各只有一个菜,以当时的物价推算,学生吃得“差且贵”。

    而如今,申景春很满意儿子在学校食堂里的伙食。儿子申贤明在通榆县第八中学读初中二年级,在这所农村中学食堂里,一个月交不到400元的伙食费,就能吃到每日三餐不重样、一周内每天不重样的饭食,中晚餐一荤三素,并且不限量,管饱。

    此外,今年5月初,通榆县被定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国示范点,每天上午大课间休息,学生们还能吃到免费的三元餐,一个鸡蛋和一盒牛奶。

    8月22日中午,记者来到通榆县第八中学食堂时,已熙熙攘攘的满是学生。申贤明早早打好了饭菜,大口吃起来。鸭翅根炖土豆、芹菜炒粉条、干豆腐炒青椒和鸡蛋炒西红柿,主食米饭,这是当天中午的食谱,显示在食堂前侧长30厘米、宽15厘米的电子屏幕上。申贤明指着自己餐盘中啃完剩下的鸭骨说,他最喜欢吃“肉菜”。

    为避免学生偏食,食堂工作人员把4种菜都放在一个窗口,一齐盛在餐盘里给学生。通榆县第八中学校长赵德武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吃得丰富有营养,后勤部门请了县城有名的饭店大厨来给学校配餐,每月初,食堂工作人员会制定好一个月的菜谱。

    通榆县第八中学还成立了食堂管理委员会,由各班班主任、8至10位家长和36名学生组成。学校实行月假制度,每月末放假家长接送接孩子时,食堂管理委员会就把大家组织起来“聊一聊”,听师生和家长对食堂的建议和看法。6月底,放暑假前的一次会中,有家长建议食堂不要总是炖肉鸡,孩子更喜欢吃鸭翅根,食堂接受了意见,这次新学期便做了调整。

    现在,通榆县所有学校食堂都由政府投入建设、学校管理,不对外承包经营,实行成本核算,定点采购,每餐留样48小时。

    “通榆县穷,但教育不穷”,在这个2011年财政收入只有两亿元的国家级贫困县,重视教育却是一直以来的传统。2007年至今,国家和吉林省陆续推出了农村中小学校舍改善等一系列项目,看到机会,通榆县教育局常先行一步,从各方争取改善教学楼、宿舍和食堂的资金。因为工作做得扎实,通榆县教育局在吉林省教育厅、财政厅和发改委都有着好口碑。“有资金需要时,对方更愿意倾斜给我们。”张兴邦说。

    本报长春8月25日电

分享到:
塞上神医 仁心仁术
湖北非公团建实现良性运转
李新民:扛起“铁军”旗帜
哈尔滨垮塌桥梁非阳明滩大桥
丰富学生餐桌 国贫县另辟蹊径
郑州十名大学生七夕为农民工夫妻架鹊桥
37名嫌犯被押解回国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