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塌桥事故让人惊心,延安发生的特大车祸事故,36人被烧死,更让人震惊。面对这一系列暴露出大问题的大事故,这几天媒体都在反思。比如针对延安的车祸,媒体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有的反思夺命的“长途卧铺客车”,认为长途客车已经成利润机器,事故死亡率达10%,隐藏着极大安全隐患、接连夺命的双层卧铺客车为中国独有。有的反思“凌晨禁驾却监管不力”, 停车休息制度形同虚设。有的反思疲劳驾驶,有的反思客车安全技术标准。
反思不可谓不全面,也不可谓不深刻,可是,这些角度各异的反思并没有让人感到释怀,而是感到了一种“似曾相识”的重复感和悲怆感。反思,成了每一次灾难和事故后习惯性的舆论大戏可再沉重和深刻的反思,也不能阻止下一次悲剧的如期而至。悲剧在重复,反思也在重复,今天的反思,不是昨天悲剧的终结,而是明天悲剧的开始。今天的反思,可以一字不改地拿到下一次的悲剧反思中去,因为问题也是顽固地毫无改观,悲剧只是换了个时间与地点。
面对重复发生的悲剧,写一些重复的新闻,作一些老生常谈的评论,在悲剧和坏消息的轮回中一天天地走过,这是常让很多新闻人和评论员感到无力的地方。
显然,问题不在反思,而在真正应该反思的当事人、责任人和决策者的缺席,这种缺席,让每一次事故后的反思都成为一场自欺欺人的游戏和营造“我们在吸取教训”的集体幻觉。也使反思成为一个虚伪空洞的事故后表情。
看看这几天的反思,都是谁在反思呢?媒体和公众。被悲剧震撼的公民,不忍同胞命丧大火的民众,痛不欲生的亲人,目睹过无数次类似事故的网友,从现场发回报道的记者,寻找事故根源的时事评论员——他们在反思,他们在追问,他们在寻找事故背后的元凶和祸首。可是,他们本没有责任去反思,他们对事故的发生并不负有责任,都只是与事故不相关的旁观者。
真正应该反思的是哪些人呢?不是媒体和公众,而是当事人当事部门,负有监管责任的政府部门,负有直接责任的相关企业,与暴露出的问题有关系的相关者。是谁让夜间停车休息制度形同虚设,是谁对一再夺命的双层卧铺客车麻木不仁,又是谁在疲劳驾驶,什么逼着和纵容司机疲劳驾驶?应该反思的是制造了这些悲剧的人,还有,那些可能发生悲剧的其他地方的掌权者和决策者。
媒体和公众的反思,虽然暴露了问题并提上了议程,可是,不客气地说,这些反思是没有用的,无助于现实的改变和制度的完善——因为,出问题的不是媒体和公众,媒体和公众也无法改变决策的结果,只能营造一种“反思的幻觉”。只有那些犯错的人反思,掌握着决策权的人自省,能够以实际行动改变结果、强化监管、完善制度、避免悲剧的人痛定思痛,才能够达到反思的效果。
换句话说,只有能够决定双层卧铺客车存废的人反思,执行着对客车夜间休息进行监管的人感到了压力,长期习惯驱使着司机疲劳驾驶的企业痛定思痛,深刻地反思自身的问题,现实才能改变。因为,改变现实的钥匙掌握在他们手上,他们如果无动于衷和麻木不仁,所有的反思都是白搭。
这正是当下中国出了问题后的反思困境。令人尴尬的事实是,一群没有决策权的、不负有责任的人在作沉痛的反思状,在反思各个环节上暴露的问题,而那些负有责任的人却集体缺席。只是为了化解舆论危机而四处灭火,只想平息舆论。甲地出了问题,乙地的政府部门觉得那是别人的事,淡定地看热闹,而没有因此反思本地可能存在同样的问题。甲地出了问题,甲地官方只会就事论事地寄望于这个热点赶紧过去,而没有真正的“避免悲剧再度发生”的制度性努力。
一个基本的常识是,没有严厉的、制度性的问责,就没有真正的反思。
其实,很多事故发生后,都没有真正的反思。媒体和公众并不是在反思,而是在通过分析事故背后的问题追问相关部门的责任,可很多时候我们的问责制并没有运转起来,所谓的调查结论是在舆论催逼下像牙膏一样慢慢挤出来,处理几个人也不过是为了平息舆论。没有“犯了错就要付出代价”的一一问责,有几个人会认真反思?失职者可以轻易逃脱追究,渎职者逍遥法外,不作为者稳坐高位,作恶者毫发无损,谁想反思?有什么必要反思?而没有反思的结果,就是悲剧的层出不穷不断上演。
生病的是政府部门,吃药的不该是媒体和公众,反思也是如此。需要打破那种反思的幻觉,必须用严厉的问责制,逼着那些责任人、当事人、决策者去反思,去查找问题的根源,堵上漏洞和强化监管。如果出了问题,乌纱帽真的没了;如果失职渎职了,仕途就从此结束——不用鞭子抽,他们自然会反思和纠错。
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