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8月3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一个兵与一个“爱心基金”的诞生

付文武 邢朝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8月31日   10 版)

    日前,笔者在广州军区“塔山英雄团”所在师采访,由一个普通战士倡导设立的“爱心基金”引起了笔者的好奇。

    “这缘于最开始的60元捐款。”该师直工科科长张俊说。5年前,新兵陈冬冬从每个月200元的津贴中拿出30%来资助贫困学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此举曾在连队引起不小震动:有人说,就这几块钱,也想当慈善家;有人说,自己家里也不富裕,还打肿脸充胖子;还有人说,这纯粹就是作秀,想给自己争取印象分。但陈冬冬不在乎,他一直坚持着。

    “呶,就是他。”张科长找来了中士陈冬冬。他个头不高,瘦瘦的,皮肤黝黑,双眼炯炯有神,这个最近才捧回驻地贵港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的湖北小伙子,身上流露的更多是朴素的气质。

    “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说就那60块钱能干什么,谁会在乎呢?”有些羞涩的陈冬冬跟笔者回忆起了当年的想法,“我就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许多鱼被海水冲上了岸。有一个小孩想把它们送回去,他捡起一条鱼扔回大海里。有人说,没用的。小孩说:但是这条鱼在乎。他又捡起一条鱼扔回海里,说:这条鱼也在乎。其实,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很可怜,我经历过,所以我懂。”     

    出生在鄂西北乡村的陈冬冬,家境贫寒,靠着乡亲们的救济和政府的资助才读完中专。据指导员王迎春介绍,陈冬冬对“感恩”有着自己的理解,参军入伍的那一天,他在日记中写下:一个人活着不能只想着自己,有能力了也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  

    “他曾‘我行我素’地默默坚持了好长一段时间。”班长蒋珍亮说。当驻地地方领导和三里二中校长领着3名受资助的学生将感谢信送到部队的那一刻,战友们的质疑化作了感动。陈冬冬的坚持直接促成了师直属队“爱心基金”的设立。

    说话间,蒋班长拿出一沓厚厚的信件,这都是陈冬冬曾资助过的学生寄来的,如今他们都已考上理想的学校。学生蒋韦倩在信中说:“虽然我的家庭很不幸,但认识你这位好大哥是幸运的,我的人生也充满了阳光。”  

    自那以后,陈冬冬倡导设立的“爱心基金”人气一下子旺了起来。战友们纷纷解囊捐款,帮助那些辍学的优秀学生重返校园。前年老兵退伍前夕,师直属队和三里二中师生联谊,一台联欢晚会让台上台下真情互动,那一晚,官兵向“爱心基金”捐款达两万多元。     

    从当初一个人60元的爱心捐款,到现在有8万多元的“爱心基金”,这个爱心雪球越滚越大。“爱心基金”建立以来,通过奖学金、助学金、购买电脑文具等形式累计募集捐款8万多元,资助了20多名学生。2011年9月,在师参谋长谭海林的带领下,直属队党委与学校党支部进一步达成共建协议,18个连队与学校18个班级结成了“连班一对红”帮建对子。该师政治部主任韦正义感慨地说:“‘爱心基金’的成长壮大是官兵对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对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持续的人文关怀。”  

    8月的一天,新学期开学前,一群中学生和准大学生在班主任覃展佳的带领下来到连队,感谢一直资助他们上学的官兵。“叔叔,我获得了二等奖学金。”“叔叔,我考上了大学。”听着学生们报喜,官兵们心里比营区龙眼树枝头上的龙眼还甜。    

分享到:
英国裁军拿将军开刀
运输航空兵某部实施远程“三无”空投技术大比武
“兵老师”接力支教山区孩子
一个兵与一个“爱心基金”的诞生
他为飞行员报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