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的铁路警察姜立斌,从警32年,正儿八经地穿警服,就3次。
姜立斌第一次穿警服是在1980年。那年,26岁的他在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线路分队当上了一名刑警,那套“上白下蓝红领章”的老式警服,至今仍是他最宝贵的收藏。
上了火车,小姜才明白,穿着帅气的警服固然英武,但一名警察的真功夫却要靠下苦功才能获得。开始时,他觉着“小偷”两字又没写在脸上,要从众多乘客中辨别出来谈何容易,可带他的老警长却很快就从车厢里发现了几个可疑人员,带到餐车一盘问,果然是惯偷。“没啥说的,心里惭愧,跟着老同志好好学本事。”铁警小姜暗下决心。
慢慢地,小姜摸出了门道,“在火车上扒窃的,叫大轮;汽车上作案的,叫小轮;在车站、站台和码头偷东西的,那叫赶巴扎。”“贼眉鼠眼的未必是贼,有些小偷打扮成商人和国家干部的模样,老百姓根本分辨不出来。”
渐渐地,铁警小姜变成了老姜,被他抓现行的小偷,没有1万,也有8000。住在乌鲁木齐火车站附近的一个老贼,如今都当爷爷了。“有我在,他早就洗手不干了。”姜立斌大笑,“不是说大话,那些年,兰新线上凡是发生扒窃案件,我有案必破!”
在兰新线、陇海线、京广线等沿线不同帮派的扒窃团伙口中,老姜被称为姜哥。
“真正厉害的贼,是那种耍刀片的,嘴里含着3个刀片,和你说话,你都听不出来他嘴里有东西,这叫刀片客。”老姜说,“电影《天下无贼》里的黎叔,并不完全是艺术夸张,扒手里,的确有这样的‘高手’。”
有一年,老姜上线路反扒。列车行至哈密站,某节硬座车厢里,一个30岁左右的刀片客,正用刀片割开一位熟睡着的女乘客的外套。
相邻座位上,老姜手拿报纸似乎正看得认真。但通过报纸上一个被他掏出的小洞,刀片客的一举一动早就清楚地映在他眼里。
刀片客刚一得手,就被老姜死死按住。
“你是谁?”刀片客被抓后,心有不甘。
“我就是姜立斌!”
“早知道你姜哥在,我就不上这趟车了。”刀片客很沮丧。
线路分队刑警的职责是,在铁路车站、铁路沿线、站台和车上反扒以及预防各类犯罪。可这也意味着,干这个行当的铁路警察,除了过年能在家里呆3天,年中时能回来几天以外,常年都是在外地和车上度过。
老姜常说,他最“怕”闺女,最对不住母亲。
“就一个闺女,我又常年不在家,闺女说啥就是啥,我都听她的,咱欠孩子的太多。”老姜说。
“我妈最疼我这个大儿子,2011年春节在家吃年夜饭,老娘端出来一盘卤肘子,就只让我一个人吃,老娘说,这肘子是中秋节时就卤好的,家里其他人早吃过了,就我没吃。”老姜红了眼眶,“那盘肘子,我含着眼泪吃得干干净净。”
7个月后,老姜的母亲去世,而老姜当时正在成都办案。
刑警一干就是32年,老姜当年的徒弟有很多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可再大的官,见了老姜,还是恭恭敬敬叫一声“老师”。
按说像老姜这样的警察,“早就该进步了”,可老姜说,“我屁股上有刺,坐不住!年初单位开年度工作会议,坐在那里两个小时,差点没把我憋死,心里跟猫抓似的,就想着赶紧上车干活去。”
因为职业需要,干了一辈子警察的老姜,并没有多少机会穿上警服。2009年9月,因为要参加公安处的一次正式活动,老姜特意换上了崭新的警服。隔壁单元一个老大妈见了他直乐,忙不迭地上前打趣:“老姜啊,都这把年纪了,还当上警察了啊。”
“一年到头见不到我,难怪邻居不知道我是警察。”老姜苦笑不已。
因为常年坚持健身,57岁的姜立斌练就了一身堪比健美运动员的肌肉。也由此,老姜有了个打算,“等退休了,找个健身馆当教练去,不抓贼了,也别闲着。”
但老姜最大的心愿,是退休之前找个机会,把他珍藏的9套不同年代的制式警服拿出来,“挨个穿上,好好照个相,咱也过过穿警服的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