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9月0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李长春在看望张丽莉同志和先进事迹报告团时强调

深入学习张丽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者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9月05日   01 版)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张丽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开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看望了张丽莉同志和报告团全体成员,代表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对张丽莉同志表示亲切问候和崇高敬意。他强调,要以张丽莉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情操、弘扬新风正气,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者,做良好社会风尚的积极推动者,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张丽莉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教师,今年5月8日在交通事故发生的危急时刻为抢救学生被轧断双腿,她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牵挂她的病情并为她的精神所深深感动,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目前张丽莉已经脱离生命危险,身体正在逐渐恢复。

    李长春在讲话中说,张丽莉老师胸怀高远、追求进步,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今年“七一”在病房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夙愿。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危险留给自己,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生命赞歌。她热爱教育、关爱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教育事业,用自己的爱心照亮了每一名学生的心灵。她潜心钻研、积极进取,以“要做就做到最好”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三尺讲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努力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人民教师。她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把助人为乐作为自己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身边人,在传递人间真情中收获幸福和快乐。

    李长春指出,张丽莉老师在危急时刻的突出表现,是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关爱他人、勇于担当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代表着当代社会的道德高度,是我国社会思想道德主流的真实写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师德,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展示了当代青年和人民教师的时代风采,她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真正的英雄,是我们身边最美的教师,不愧为教育战线的杰出代表,不愧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李长春强调,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满怀信心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开展向张丽莉同志学习活动,大力弘扬张丽莉同志的崇高精神,用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精神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更好地推动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要以张丽莉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情操、弘扬新风正气,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者,做良好社会风尚的积极推动者,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李长春希望有关方面继续关心爱护张丽莉同志,妥善安排好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在全社会倡导和形成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李长春嘱咐张丽莉安心养病,祝愿她尽快康复,早日回到她所热爱的学生中间,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参加会见。

    报告会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黑龙江省委联合举办。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代表,首都高等院校和中小学师生代表等700多人参加报告会。报告会开始前,张丽莉同现场听众见面,向关心支持救助她的人表示感谢。报告团5位成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深情讲述了张丽莉爱生如子、舍己救人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报告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深深感染了现场听众,会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分享到:
大型海外钾肥基地建设牵动人心
深入学习张丽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者
陆昊参加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二○一二年
新生开学典礼并与经济系师生代表座谈
广东中山“改分书记”受审
媒体别拿“爱国”当生意做
农村电影放映员马恭志:愿为乡亲放一辈子电影
杭州一小学推行“三斤半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