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一般都强调资源开发,但是我不太赞成这个提法,我们应该强调产品开发。”著名旅游管理专家、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推介活动专家顾问团成员魏小安说,“我们应该强调的是产品,要把资源转化成产品。很多地方还是在强调资源,但是,旅游资源的概念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概念,可以说,凡是能够吸引旅游者前来,而且通过这个吸引转化成实际性的产品、能够产生效益的各类社会要素都是旅游资源。所以我们不是简单地说,我有好山好水,或者说我这儿有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我才有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在有些地方可以无中生有。”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推介活动专家顾问团成员张凌云同样认为:“吸引游客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资源,而是旅游产品。资源是产品的组成部分,利用资源打造适合受众的产品才是最重要的。例如香港地区本身资源并不丰富,但是他们的旅游业很发达,迪士尼乐园每年可以吸引很多游客。所以资源并没有那么重要,打造好产品才最重要。”
“旅游开发中,不宜过分强调资源。资源关键在于如何利用。”魏小安说,“比如,北京的四合院,从旅游发展一开始,很多专家就说北京四合院是北京旅游开发很重要的资源,但搞了20年也没利用起来,只是建了点四合院的餐馆。还有一些王府开发、开放出来了,是作为旅游参观点开发的。后来,专门拍北京的胡同摄影家徐勇,出了几本影集,社会上也比较有影响,他就动了一个脑筋,搞了一个北京胡同游文化旅游公司,买了100辆三轮车,请了200个民工,现在“胡同游”这个产品已经做成了北京的名牌旅游产品,很多外国人到了北京之后点名要参加这个项目。”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推介活动专家顾问团成员厉新建说:“目前瞄准新兴市场需求开发,无论是产品类型、市场营销还是景区内具体项目、解说系统的设计,都要瞄准新兴市场尤其是年轻人市场、休闲消费市场的需要。产品类型或具体项目要注重参与性、活动性、挑战性,市场营销要注重新兴媒体渠道的使用,解说系统的语言风格、内容编排等方面都需要适应年轻人的语言习惯和知识结构。相对于综合性市场需求开发而言,专项市场更容易在特定市场形成影响力,从而使景区脱颖而出。瞄准周边市场需求开发,将真正能够带来‘常来常往’的回头客。”
“谈开发的基础,必然要谈对优势的认识和把握。总体上,优势是比较的结果,选择是优势的发挥。很多地方,上来就讲自己的优势,很多优势在我看来不是优势,就是因为缺乏比较。”魏小安说,“我国有31个省区市 ,一讲发展旅游,都有两个优势,第一个优势叫做资源优势,第二个优势叫做区位优势。如果大家都有这两个优势,比如说青海也在讲这两个优势,那看和谁比,和西藏比可能会有区位优势,和甘肃比它都不算区位优势,那么优势从何而来?讲资源优势,你可以和省里的其他行业、产业比,旅游这个优势可能还成立,但如果拿全国来比,有很多地方旅游资源就是没有优势。再进一步说,资源优势如果不能转化成产品优势,就是空的,区位优势如果不能转化成市场优势,就是虚的。所以,我们真正的要害是在转换上做文章,而不能只强调资源、区位优势如何。如果只这么强调,说明我们对当地的旅游缺乏一个客观的判断。”
魏小安说:“旅游产品开发需要研究空间开发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分期开发的概念,一期、二期、三期搞什么,除了研究突出特色的问题,还要研究产品的空间配置问题。要是把好的东西一股脑都端出来,就意味着没有发展的后劲,所以,需要研究分期开发,分期形成主题的问题。在市场的开发方面也要研究时间的配置,这边分期开发,那边也要分步推出。空间配制和时间配制如果搭配得当,一个景区长远的生命力就有了保障。因为所有产品都有生命周期的问题,旅游景区也是这样,能够保持长盛不衰的只有两类情况。第一类是的确有垄断性的景区,而且市场范围非常广,比如北京的故宫、八达岭长城、十三陵等;第二类是不断推陈出新的景区。如果这两类情况都不沾,景区的生命力就是有限的,就需要研究空间配制和时间配制的问题。”
“产品的分类大体上可分为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和地方级四类。这四类产品,这并不意味着世界级的产品就是最棒的,关键取决于产品和市场的对应关系是不是最合适的,如果说和市场的对应关系达到了一个最适应程度,这个产品就是好产品。这就像我们买东西一样,要买精品,到精品店去买;要买一般性的商品,到百货大楼去买;要买便宜的商品,到地摊上去买。只要你这个产品对应得当,就是一个好东西,是一个成功的产品。”魏小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