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文化体制改革的好消息不断。其中一条引人注目也颇受争议:以《知音》杂志为旗舰的湖北知音传媒集团进军资本市场。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报纸、电视、出版社、电影制作、官方网站等行业纷纷涌现了上市企业,但期刊界的上市企业还在等待破冰。
作为中国期刊界的排头兵,知音很想“吃螃蟹”。
有评论认为,如果知音上市成功,这将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又一里程碑事件。因为,它将不仅是中国期刊第一股,而且,会从资本市场中获取新的成长力量。
实际上,知音从创刊之初就在市场中摸爬滚打,也从市场中汲取营养发展壮大。
即使被束缚在事业单位框架内的那十几年,知音也在有限的空间里改革探索,也会将几元钱的奖金按业绩进行浮动,以此撬动最敏感的分配机制,从而激发员工的办刊活力。1992年,它又率先实行目标经营责任制,收入与“收成”挂钩,更加激发了团队的战斗力。
早从上世纪80年代,国家对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全面放开、面向市场,让报刊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政府不可能再大包大揽。
然而,许多刊物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继续躺在体制的温床上,没有甩掉体制外衣的勇气,结果受到市场无情的冲击。
吃市场饭、走改革路的知音却经历了市场风雨的洗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由“单兵种”发展为“集团军”,核心产业竞争力在中国期刊界排在前列。
回溯知音的发展史,最让人感佩的是主动求变和力求卓越的精神气质。正如笔者在知音采访时员工所言:“在这里,变是常态,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变化。”
上世纪90年代,在别家还在千字数十元的时候,知音就敢开出千字千元的天价稿费,震惊一时;在别家还在为企业管理层贡献与收益严重不匹配发愁的时候,知音就敢开出数十万元的年薪,让人惊诧不已。
这种敢为人先的背后,本质上体现了知音改革的成果。不消除发展羁绊,不能与市场机制紧密对接,知音不可能取得这样的突破。而正是这样的突破,造就了《知音》杂志一刊风行的奇迹。
庆幸的是,在做大做强之后,知音没有陶醉于事业的成功,而是在其巅峰之时的2000年来了一次“凤凰涅槃”,实现了自身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根本性“蜕变”,这在全国报刊界走在了最前面。
虽然如胡勋璧所言,转企改制是知音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内部管理已经企业化的知音如果硬披上一件事业单位的外衣,会如同胖子硬穿小衣服一样不合时宜,但这种突破改革阻力和破除“铁饭碗”的勇气,却并不是随便哪个管理层都拥有的,肩负的责任也不是哪个管理层敢于担当的。
正是这次彻底改革,让知音消除了行政体制的种种约束,解决了政企不分、管办不分的难题,改制后的知音集团因此真正成为文化市场竞争的主体。这之后,知音的继续发展,如整合广告、发行、印务等子公司组建湖北知音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并且早早为筹划上市作准备,都显得顺风顺水,阻力小了很多。
所以,发展到今天,作为有10刊两报、7个子公司、两个网站及1所学院,刊报月发行总量超过1300万份,总资产达8.6亿元的大型传媒集团,知音谋求上市可谓水到渠成。
这一次,知音又一次抓住了时代脉搏。因为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也越来越扶持优质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一批文化企业因此而受到政策倾斜成功上市。证监会根据中央精神,也提出要重点支持文化企业上市,积极支持处于成熟期、经营较为稳定的文化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对于知音而言,可谓遇到了时代的知音。
有人说,在这急剧变化的时代,面对新媒体的强烈冲击,知音能坚持27年不倒并不断发展壮大,实力能达到上市公司水平,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确实,在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历程中,也需要这样的奇迹,以此激发文化事业的活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崛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