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府谷县已实行了一年的15年免费教育政策,发端于5年前的一场讨论。
2007年冬天,府谷下了一场大雪。雪停之后,府谷县组织部分机关干部上街扫雪。正在河滨路清理积雪时,府谷县教育局副局长李正南的手机响了,对方通知他立即赶到县政府大楼,说是县里要商量一件教育上的大事。
“我到了之后,发现张惠荣县长,也就是现在的张书记,还有当时县政府的几位领导已经在等我了。”李正南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忆道,张惠荣召集县里相关干部商量的议题是,如何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的生活问题。
曾担任府谷县三道沟乡中心学校校长的府谷县教育局副局长刘万斌向记者描述了当时农村学校寄宿生吃饭时的情形。“那时,寄宿生都要从家里拿土豆、黄米,还得拿上一罐猪油,因为菜里是没有油的。”刘万斌回忆说,“寄宿生早上喝土豆粥,下午是菜糊糊黄米饭。一个星期吃不上一块肉,更谈不上高标准就餐。”
据李正南介绍,曾当过教师的张惠荣在下乡调研时看到寄宿生的饮食状况后,很受触动,决心给学生改善一下伙食——于是就有了那一次雪后的商量。
“商量的结果是,一个娃娃一天给补上一元钱,一周给吃上一顿肉,再给补上一次鸡蛋。”在李正南的记忆里,随后在府谷逐步实行的15年免费教育政策,就这么拉开了序幕。
2008年春季,府谷县的寄宿生“肉蛋奶工程”正式启动,比国家启动“蛋奶工程”整整早一年。
2009年3月11日,张惠荣在府谷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专门提到,2008年府谷县财政共安排了1450万元,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所有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对农村9000多名寄宿生给予蛋奶补贴,对2800名贫困生进行学业资助。
当年,府谷县的“肉蛋奶工程”与国家的“蛋奶工程”并轨,受惠面扩大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寄宿生”,并将蛋奶补贴标准提高到每生每天两元。此外,府谷县在全面兑现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两免一补”政策是指免除学杂费,家庭经济困难的免除书本费,同时对家庭困难的寄宿生实施补助政策——记者注)的基础上,投入1511.3万元,开始对全县普通高中、职中学生实行免费教育政策。
李正南告诉记者,大约从2007年开始,一直在府谷从事教育工作的他明显感到有两方面与过去大不相同:一是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府谷的资源型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二是政府对教育重视比过去大大提高,投入大幅增加,而“以前因财力有限,政府在教育上欠账太多”。
煤炭经济的发展让府谷在2009年跨入西部百强县,并获得“全国最具发展潜力县”的称号。这一年,府谷的县域经济总值为162.56亿元,同比增长18.4%;完成财政总收入为42.0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57亿元。
府谷这个位于陕晋蒙交界地带的小县,不知何时得到了“小香港”的别称。府谷的煤老板们也开始大量在西安、北京购房购车,出手阔绰。“外界觉得府谷‘一步一棵摇钱树,三步一个聚宝盆’。诚然,府谷的富人很多,可并不是所有的老百姓都有钱。”李正南说,“对那些本地贫困家庭和外来打工家庭来说,孩子上学的费用仍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2010年,府谷启动12年免费教育政策,一年后,正式实行15年免费教育政策。
在府谷县很多干部的心目中,2006年调至府谷任县长的张惠荣“思维总比别人快一拍”,他是府谷县推行免费教育政策的主要推手之一。在2012年9月6日的陕西省评估验收府谷县“双高双普”工作总结大会上,陕西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曹普选还专门提到他与张惠荣讨论府谷教育的一个细节:2009年,曹普选曾在一次教育验收活动中向时任府谷县县长的张惠荣提出了8个问题;3年后两人再次相遇,已转任榆林市委常委、府谷县委书记的张惠荣见到曹普选的第一句话就是,“曹总,2009年你给我提出了8个问题,这次你看看我们整改的怎么样?”
“当时我听了以后非常感动。作为一个县委书记,事过3年,仍能记住当年的那8个问题,可见他心系教育,重视教育,亲自抓教育。”曹普选说。
在发展教育问题上,张惠荣有着自己的理念:“我们的15年免费教育政策,受益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外来人口。我们不怕摊子大,因为从长远看,这可以吸引人才,更为府谷的未来储备下人才,肯定不‘亏’。”
这一理念的背后,当然有雄厚财力的支持。不过,在府谷县教育局局长郭兴林看来,作为全国百强县之一的府谷,能出台15年免费教育的决定,不完全是因为县上财力充足,更多的是反映了县委、县政府的魄力和超前眼光。
有评论者指出,一个地区的教育能不能实现15年免费,财力以及其他一些客观原因并不是最主要的。事实上,一个地区能不能实现免费教育,要看有没有解决民生问题、将公共财政多拨一点给教育的决心。
本报陕西府谷9月23日电
实习生 郝帅斌 本报记者 来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