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9月2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夜幕下的油井守护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9月26日   05 版)

    站在注水井边,可以清楚地听到管线内有节奏的流水声。“你听,这个声音就是正常的,流速没问题。”来自中山大学的陈颀紧接着问道,地下3000多米的声音怎么能听出来正不正常呢?“你要是听了几十年你也能分辨得出来。”张师傅玩笑地说。

    近日,大学生记者走进中原油田,跟中原油田采油一厂油藏经营管理二区计量站巡线工人张师傅一起进行夜巡。

    这里的巡线工人们多数一个人完成检查任务,根据检查的路线长短分为1~2小时/次或者4小时/次。一把几公斤重的管钳、一个电流表、一把手电筒、一支笔、一个本子,这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而工作内容就是从一个井步行到另一个井,检查有没有人偷油、机器是否运转正常、线路有没有跑冒滴漏、管线穿孔等现象。两个井之间的距离从几百米到几公里不等,工人们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路上。

    “你看,那个就是电泵井。”1989年参加工作的张师傅给我们指着不远处的土坡上的黑影说道。井上需要检查的地方都用数字编号,按照顺序从1查到8就可以了。“简单吧?”张师傅冲我们笑了笑。说完他便打开手电筒从铁壳的缝隙照进去,读压力表上的数字。

    路两边都是高大的杨树,后面是一大片玉米地。除了偶尔传来几声秋虫的鸣叫,整个田野里就只有我们的脚步声。路边没有照明灯,手电筒照不到的地方,连身边同事的脸都看不清。“现在的治安条件好多啦,十几年前偷油的人多,基本每过几天就有情况,这几年基本没有贼了。”张师傅边走边说着自己工作23年以来的变化。

    就这么走了二十多分钟,我们看到了右前方有一个黑影有规律地“磕着头”。张师傅说,那就是油田人常说的“磕头机”——游梁式抽油机。“这个也能听声音的,我能听出螺丝有没有松动!”这可是高度达5米长度达8米多的大家伙,笔者站在旁边只比底座高了一点而已。

    “这都是家常便饭啦!冬天雪最大的时候都快到膝盖了,我们女同志第一次巡夜有的给吓哭了!”张师傅看我们不吭声接着说道。

    “那你们是怎么解闷的呢?”笔者忍不住好奇。“闷?习惯就好啦!你们是第一次接触才会觉得闷。”

    对于张师傅他们来说,近一万个日日夜夜,没有假期,只有排班轮岗。有管线穿孔等险情必须随叫随到,即使大年三十也要奋斗在第一线,直到抢险成功。这就是夜巡人的生活!

    听着张师傅的话,我在心中默默计算了一下:每次10公里的步行路程,每天巡线4次,一年365天,工作23年,就是将近40万公里。

    (江南大学 高欣)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9月26日 05 版

标语牌背后的中原油田
“甲级要害单位”的石油女工
夜幕下的油井守护者
中原油田发现井
采油一厂的“草根新闻联播”
营员感言(摘录)
“微”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