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京军区第175医院骨科副主任林斌领衔攻关的课题“椎弓钉固定治疗颈椎损伤”获得成功,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目前,该成果已被军内外30多家医院推广应用。
这是该医院获得的第一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相对于著名的军队大医院,175医院的规模只能算是中小医院。科研成果是体现一家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那么,中小医院的科研突破口在哪里?175医院党委的共识是:瞄准“军队需要”不放松。
这个共识起始于2008年。那一年,该院进行的《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的管理和使用的系列研究》,全票通过评选,毫无悬念地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什么“军”字打头的科研成果能如此顺利地获得奖项?联系这项成果的攻关进程,该院党委抓科研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军队医院因军而存在、为兵而发展,围绕战伤救治链搞科研、出成果,是军队医院的职责所在。军队中小医院技术力量有限,围绕战伤救治链开展课题攻关,方向更加聚焦。
随后,该院党委决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战伤救治科研攻关上求突破。他们发挥好医院科学委员会的作用,对科研立项严格把关,近3年来,医院70%的科研立项直接来源于战场需求,80%的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战场;每年都投入2000万元以上的资金,作为“军”字打头的科研课题专项经费;增设“青年苗圃基金”,鼓励年轻医护人员积极走向演练场找课题,即使一时不出成果,也鼓励大家大胆闯、大胆试。
该院骨科副主任林斌在深入部队巡诊时发现,官兵们在高强度训练条件下很容易发生颈椎损伤问题,而颈椎是人体的动脉“大通道”和神经“总调度”,长期以来,一直是战时救治的一大难题、手术治疗的“雷区”。
“这个难题必须突破!”在医院党委的支持下,林斌带领课题组深入部队调研,跟踪采集高强度训练下2000多组数据,综合分析致伤发病原因。回医院后,他又对900多个复杂损伤病例进行反复研究,探索新的救治手段。最终,林斌在国内外率先应用“椎弓钉固定治疗颈椎损伤”这一创新疗法,并一举取得成功。
科研攻关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但医院特招入伍、提干的指标少之又少,优秀的社会人才常因“身份”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与这家医院“擦肩而过”。
面对难题,该院领导主动与厦门大学多次协商,最终达成约定,厦门大学拿出一定数量的教授、副教授编制,安排医院招聘的优秀社会人才,关系在大学,工作保障在医院,走开了一条未来作战人才引进储备的新路。
这几年,该院还先后与厦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等13所全国知名高校建立协作机制,安排100余人分赴军地高校深造,派遣20多人出国取经。目前,该院已成为福建省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拥有硕博士培养点19个、导师45人,高职人员115人。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这家医院共有46项军事医学项目在军区和总部立项。其中,《高密度脂蛋白对严重烧伤器官功能保护作用研究》等6个“军”字打头的研究课题获军队科技进步或医疗成果二等奖,发表SCI论文17篇,战伤救治效率成倍提高。
科研目标向“军队需要”靠拢,医务人员卫勤训练向“军人标准”靠拢。
在该院新落成的南京军区第一家智能模拟训练中心的一间“诊室”里,一群医护人员围着一个橡皮仿真人忙上忙下,他们正在给能敏感反应的橡皮仿真人实施脾脏大出血后急救,飞针走线,一招一式,全过程与抢救真人没有区别。
在该院的卫勤训练中,有一堆笨重的铁疙瘩很突兀地挺立在训练场上。但只要一接上电,它便灵活甚至有点蛮横地“摇摆”起来,既可以模拟在海上5~8级风浪中穿梭的舰船,又可以模拟在崎岖山路上疾驰的运输车,站在上面,着实让人心惊胆颤。
这堆铁疙瘩是该院自行研制开发的训练设备,学名叫“三维数控野战救护平台”,但医护人员更喜欢叫它“旱船”。在“旱船”上,医护人员反复练习各种救护技能,有效提高了颠簸状态下开展战伤救治的速度和精度。这些按照“军人标准”训练的医务人员,在历次军事演习中经受住了战火的考验。
一切围着“军”字转,175医院在发展中找到了特色,在特色中谋得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