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整齐划一的学生

严辉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0月11日   02 版)

    一个叫林爻的家长,在孩子上学前,用6年时间力图把女儿培养成“她自己”,告诉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让她慢慢明白“你有你的好,我有我的好”。但是,刚刚过去的这一个月,这个理念受到了根本性挑战,几乎快要摧垮这位家长已经坚持了6年的教育观。现在这位家长无比担忧:6年后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中国青年报》10月10日)

    一个新生命从呀呀学语姗姗学步,睁开眼睛看世界,直到被塑造成独特又可爱的“她自己”,家长6年的坚守,虽然不免艰辛,但显然这里面有孩子成长带来的喜悦,也充满家长育人的快乐,更是一次再孕育的过程。可是,家长6年的努力,与孩子6年的共同成长,正在遭遇学校教育的挑战。将孩子送到小学之后,立即就进入了艰难的磨合期。这种磨合之痛,相信众多年轻的爸爸妈妈是能感同身受的。

    比如,学校要求准备文具整齐划一。开学第一次家长会结束后,老师给了一份极为详尽的PPT,对买什么样的本、笔、文具袋、文件袋、舞蹈鞋等都作出了详细规定,对每一本书、每一个本包什么样的皮、包多厚的皮,名字写在哪里、用什么方式写也都规定得一清二楚,就连平时训练的舞蹈鞋必须是什么颜色的,也作了硬性规定。此外,学校还表现在学习方面“等不起”的急躁,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缺乏平等交流的耐心等。

    这样一来,一旦把孩子送到学校,家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和冲突就来了。家庭是将孩子作为独特且了不起的个体进行教育,而学校仍习惯于将孩子作为集体中平常且微弱的一分子进行打磨。这样的拉锯战面前,将来孩子会长成什么样,这的确值得担忧。

    看到学校教育最为习惯的模式化、刻板化,我脑海里突然联想起小时候在农村看到的给小牛上嚼子、套笼头的情形。小牛本来想怎么撒欢就怎么撒欢,只是一套上笼头之后,就由不得它的牛性了。怎么走路、何时吃草、该干什么活之类,都是受到强制的。我固然知道人的成长不全是快乐,这里面也有必经的训练和磨砺,但是一个孩子送进学校的过程,再怎么看,也不应该像那个小牛上笼头的过程。学校在教书育人方面有一些统一化的操作模式是可以理解的,有些甚至是必须的,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新的生命奇迹,上笼头式的教育模式已到了必须摒弃的时候了。

    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成为“他自己”的过程。他固然要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礼仪之类,但在这个教育过程中,他尤其是一个独立自在的生命体,他的自我、兴趣、个性要得到尊重,他的潜能、智慧、优长要得到生长。学校教育是为了唤醒孩子的灵魂,而不是置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天性于不顾,一味给孩子上笼头。

严辉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10月11日 02 版

这一次,走过场的实名和申报又被嘲弄
快速侦破许鞍华被盗案的启示
公示才能拯救官员的合法财产
国家法定假日并非越多越好
别拿诺奖得主被骂说事儿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整齐划一的学生
房改
微言快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