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年前的国庆节开始,杭州西湖各景区陆续免费开放。免费之路在给杭州“撑了面子”的同时,也“挣了票子”。西湖免费后,更多游客愿意来杭州,逗留时间的延长带动了杭州的服务行业,从而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宣传处处长华雨农称,“每个游客在杭州多逗留24小时,杭州的年旅游综合收入便会增加100亿元。”(新华网10月11日)
游完西湖的人大概都会记得,那波光潋滟、那夜深人静时湖水拍打护堤的声音,以及漫步山水之间略无挂碍的空灵和放松。一俟有了空闲,往往又会被湖山召唤而去——免费开放后的西湖,其所开放的其实不仅仅是湖光山色,而是每一个游客那一份百转千回的思念之情、追慕之兴。 一旦放开心情,则自然会呼朋引伴相携而来。
湖山有价,只是这“价”应该体现在风景内化于人内心方面,体现在精神、文化等方面,而不是体现在动辄上涨的门票价格上。过于追逐有形的价格,将景区发展完全绑上“门票经济”的战车,短时间内或可取得可观的利益回报,但却不能持久,甚至还可能恶化景区的生存。这些年来,国内很多著名景区就已陷入这样的发展陷阱:门票价格越来越高,游客的挨宰心理越来越强烈,一旦“到此一游”的心愿完成,一刻也不愿多留。这就使得景区乃至景区所在城市,往往很难真正留住游客,社会服务业也就得不到长足发展,地方也就更加依赖门票收入。免费之前的西湖,所走过的也是这种路径。
免费之后的西湖,却走出了一条既符合游客追求品质生活的出游心理,又促进了地方社会服务业的良性发展。湖山还是那片湖山,但在心情放松的游客眼里,又是另一番颜色。没有动辄围挡的“精致的笼子”,好心情也不会被随意打搅,消费欲望的释放就成了自然而然的实情。
尽管很多旅游景点的门票越来越贵,但毋庸置疑的是,公众的旅游正在与其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旅游的这种“祛魅”过程,既对依然热衷于大投入、短期回报的国内景区形成了一定困扰,也带来了很多新机会。能不能把握并适应这种变化,考验着很多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当然,让习惯了“挣快钱”、“挣容易钱”的景区回归免费,再慢慢培育旅游市场,可能确实有些艰难。但再艰难也该尝试着去做,任何拖延其实都是短视的自杀行为。一方面,形同掠夺的“快钱”会越来越难挣,游客的拒斥心理会越来越严重,今年国庆长假大批游客热捧的“无景点旅游”,就是一个明确的市场信号。另一方面,未来的旅游目的地主要在城市之间展开,单一景点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弱。而一个有诱惑力的城市,应该有着若干让人想起来就觉得舒服的景点。比如杭州,有西湖、西溪湿地,这样一些温暖的、轻盈的、空灵的所在,则整个城市也会空灵起来。特别是,西湖还是这样一个毫无障碍的免费景区,那种美好,无疑是最为充足的理由。